聽得吳王動問, 曹季道捋著胡須想了一陣道:“王爺,以我之見, 這陳宗澤現在只是疥癬之疾,最主要的還是端王這邊。”

“何況我們現在就算是殺了那陳宗澤, 空出了這興安知府的位子,如果端王橫插一手, 我們也未必十拿九穩。到時不說給人做嫁衣的事兒, 萬一端王的人去了那邊, 豈不是更麻煩?還不如現在讓陳宗澤在那邊還好一點。”曹季道對吳王說道。

吳王也知這個道理,但心頭還是不順的很:“這個老五實在可惡,好好的事偏偏讓他攪黃了。”

見吳王很是不愉,曹季道趕緊寬慰道:“此事王爺不必過於著惱。現在我最主要的是先將戶部左侍郎的位子定下來, 這鄭英已經進京了好一陣了。三千營我們拿到了後,端王可是心氣兒不順很久了。這戶部侍郎的事兒, 我看端王也是憋了氣的想搶下來的。”

當然他們現在只想到戶部左侍郎的起複之事, 待日後知道了兵部尚書致仕的事後, 更是被端王打的措手不及。當然此乃後話。

現在吳王被說服了,也是,這才是最著緊的。至於興安鐵礦的事兒, 從開採到出産量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還不如讓陳宗澤給他們打個前站,日後再圖謀也好。

陳宗澤奔走了幾日後,獲得了不少的支援。從這幾日端王一系放出的風聲,從吳王一派的反應來看, 端王已然吸引了吳王極大的注意力。壓在陳宗澤心頭大患已然解決,

心腹大患去掉了,現在也該履行自己進京的另一個職責了。

這日建文帝叫過陳宗澤說了一會兒事情,又拉過陳宗澤碾壓式的下了幾盤棋後。心情大好的對陳宗澤說道:“先前朕有讓人宣旨,讓那些個知州、知府學習你們興安的經濟之事,現在他們已然進京,你也該跟他們好好說道說道了。”

陳宗澤趕緊躬身領旨:“微臣領旨。不瞞皇上,微臣還正要問這事兒的呢。既然到了,那就很好,不如明日我們就開始吧。”

見陳宗澤這麼積極,建文帝笑道:“怎麼這麼著急的。怎麼?想急著回去啊?”

建文帝本就是隨口一問的,誰知陳宗澤卻是很老實的答道:“回皇上,子季來京已經有些時日了,再加上路上的耽擱。這一來一回,好幾個月呢。興安那邊一堆事兒要做不說,還有家裡子季也是有點放心不下。”

建文帝沒想到陳宗澤這麼老實。別人聽得君王這麼說,要麼就是拼命的表忠心,要麼就是表現出一副憂國憂民之態,總之就是一顆忠心全向太陽之舉。可不曾想陳宗澤這麼老實的說,公事之餘還有私事擔心的。

聽到這麼新鮮的回答,建文帝不但沒有生氣,反倒心頭舒服不少。陳宗澤能這樣回答,也是出於對他這個君王的信任。能被人直接表現出信任,就是君王也是很高興的。

建文帝也是來興味了,也如親近師長般的問道:“子季不放心家裡?朕可是知道你娶得是那安定侯家的姑娘吧。朕可是聽聞這黃家丫頭可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哪需要你擔心的?”

陳宗澤遞出這話也就是為了告訴建文帝自家的喜事兒呢,聽得建文帝這樣說,陳宗澤趕緊對建文帝笑著回道:“不瞞皇上。真如她現在有了身孕了,子季這來回一跑,可是要幾個月的,總是擔心趕不及她生産的。這第一次為人之父,子季還真是想守在身邊,第一時間看到孩兒,才算是心安的。”

聽陳宗澤說完,再看陳宗澤那一臉傻兮兮的笑容,建文帝也不禁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做爹的那種喜悅期待之感。第一次為人父母,誰人不期待,不高興呢。陳宗澤這也算是情之所至了。

建文帝哈哈哈笑道:“哦,子季要做爹了?哈哈哈,好,好,那朕就讓工部那邊趕緊組織好人,讓你趕緊講完,趕緊回家好了。”

見建文帝聽了自己透出的想家之言果然沒有生氣,陳宗澤大松一口氣,趕緊打蛇隨棍的對建文帝謝道:“多謝皇上。子季惶恐。”

建文帝心道,擔憂妻兒乃是人之常情,這有什麼的。你要表現的無欲無求,朕倒還要擔心重用你對不對呢。有擔憂就有弱點,有弱點做事就會有分寸,臣下有這個弱點,這對於君王來講,這也不算是壞事。

何況,陳宗澤今天表現出對自己的信任,如師長般濡慕更是讓建文帝心生愉悅。

於是,心情大好的建文帝吩咐袁忠道:“陳知府馬上要喜獲麟兒,朕要好好賞賜一番才是,你親自去準備一些好物件兒給陳知府。”袁忠連連答應著去準備了。

陳宗澤趕緊撲地謝恩。建文帝揮手讓起後,勉勵恭喜幾句後方讓他退出去了。

陳宗澤出得殿來,袁忠已經帶著小太監在門口等著。見陳宗澤出來,將自己親自準備的皇上的賞賜之物捧了過來。

此乃皇上所賜,陳宗澤不敢怠慢,趕緊跪下謝恩接過。謝恩起來後,袁忠也是笑眯眯的對陳宗澤恭喜道:“恭喜陳大人了。”

陳宗澤趕緊對著袁忠抱拳謝道:“多謝袁公公了。他日袁公公還有公務在身,子季也不多客套了。他日待袁公公有了閑暇,子季做東,我們好好的喝上幾杯才是。”

袁忠聽了也笑眯眯的對陳宗澤拱拱手道:“哈哈哈,早就聽聞陳大人酒量了得。他日咱家一定好好領教一番。”

兩人客套幾句後,陳宗澤對袁忠告辭要離去。袁忠也對陳宗澤道:“咱家還要去侍奉皇上,陳大人請慢走。”

袁忠見這次賞賜的東西不算少,讓陳宗澤這樣拿著出去有點損了陳大人的官威。於是就叫過一個小太監將陳宗澤送出去。

那小太監將陳宗澤送出宮門後,趕緊回來對袁忠複命。見到袁忠,那小太監趕緊掏出身上的荷包道:“袁爺爺,陳大人賞了我兩個荷包。您老看看。”

袁忠接過兩個荷包,開啟一看,一個是十兩銀子,一個卻是一枚玉佩,這玉佩一看成色極好,在市面上賣個千兒八百兩的不在話下。袁忠很是滿意這陳宗澤的知情識趣。將玉佩荷包收好後,又將那十兩銀子的荷包扔給了那小太監:“既然是陳大人賞你的,你拿著吧。”

見袁忠將十兩銀子給了自己,那小太監高興的不得了,千恩萬謝的謝過袁忠。心中也是大贊陳大人會做人。

會做人的陳宗澤也是早想跟袁忠套套近乎的。可惜以袁忠如今的地位,那也不是陳宗澤能隨便給賞賜的。趁今日這機會,剛剛好,皆大歡喜。

陳宗澤回到府中,讓丁全將自己寫的那本興安農事經濟的書拿過來。這本書先前晉獻了一本給皇上,底稿還在自己這裡呢。

明日既然要開講,那就好好的講上一番。要是有那麼一兩個知府、知州聽了進去,說不得也算是自己的功德一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