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立只笑哈哈的客氣一番,也就將這恭喜照單全收了。客氣了幾句後,來人也就表明來意了:“我們這山裡竟然出了狀元公,這說起來,就是我們這些外姓人也是臉上有光的。狀元公歸家,如此大事,我等也想沾沾喜氣。剛好馬上也要過年了,所以,我們就商量著,鬧鬧獅子,跑跑旱船,唱唱大戲來賀狀元公。也順便讓我們這四裡八鄉的過個熱鬧年。”

聽得這鄰近村鎮的族長提議,陳茂立心中高興無比,本來他們陳家也是好好計劃了歡迎宗澤回來的,也是想鬧大點的。可是有族老提議,說怕人看著說太過得意了,所以還是低調點的好,所以才將攤子縮減了又縮減的。卻沒想到,這鄉鄰們如此給面子。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客氣了。陳茂立哈哈笑道:“能得諸位看中,乃是我陳家之幸。既然諸位都有是誠心相賀,那我也就不假作客氣了。我就先多謝各位了。”

見陳茂立爽快的答應了,這次前來的幾個族長也是很滿意。自己的善意能讓別人看中,總是讓人高興的。於是大家開始認真的商議起了如何迎接,如何相賀,村人如何宴請等等。

本來陳茂立說,這次花費都有陳家出的,幾個族長堅辭不同意:“陳公的好意我們領了。我等既然說是來賀狀元公的,怎能光說說而已呢。陳公請放心,我等族人雖然不甚富裕,但這些銀子還是攤得起的。”

陳茂立知道他們好意,但想著這山裡的人大都不甚寬裕的,現在是為了族長威壓、為了狀元歸家的熱鬧,一時沒計較那麼多。可等著熱鬧過後,家中有個什麼周轉不過來,就會想到這筆銀子掏的心疼,怕到時多有抱怨的。為宗澤的名聲計,也不能為宗澤歸家之賀弄得人怨聲載道的。

於是跟來的族長們好一通推讓,最後定下來了:鄰近幾村出人出力,出唱戲、跑旱船、鬧獅子的費用;其它的所有熱鬧、吃酒的銀錢都由陳家溝出。

這次他們可是定了從臘月二十六晚上開始一直擺流水席到三十晚上。連續五天的酒席錢,可是要不少拋費的。陳茂立定這個時底氣十足,都不用商量的就自己定了。他現在可是能挺直腰桿說這話兒的。還是託宗澤他們家的福,現在陳家溝族人的富足,在這四裡八鄉也是叫的響當當的。

果然,陳茂立跟這些外姓族長商量好後,將陳家溝人要出的份子錢說了後,陳家族人都是喜氣洋洋的支援不已:“這銀子我們出的痛快。這是該當的,別說就這麼多,就是再多點也是行的。狀元公當日考上狀元,我們離的太遠沒有相賀。這次好容易回家來了,可不是得將之前的份兒補足麼?”

這邊鄉人為宗澤這個狀元公歸家細密安排歡迎慶賀之時,那邊宗澤也帶著家人往陳家溝趕去。馬縣令在狀元牌坊建成時發願說的,要將從縣城到狀元家的路好好修修這事兒還真沒作假。

雖是因為時間、財力有限,沒有修的有多好。但是,逢溝建橋,逢坎建臺階都做了。這樣,雖是回去主要還靠兩條腿的,但是畢竟不用在大冬天為過河為難的了。

宗澤這次回陳家溝,馬縣令是配齊了全幅儀仗,宗澤的狀元傘也是威威赫赫的張了起來。而且陳家現在財力、人力都齊備,因此,像宗澤他們這主子類的本不用自己走的,都是可以被人抬著走的。

而且宗澤他們這次也確實是備了幾臺滑竿的。不過,這滑竿除了林淑芳確實體力不濟,宗澤堅持讓坐了外。其他人等都是自己走的。

尤其是真如,好久沒這麼痛快的上山下坎了,走得那叫一個痛快。宗澤見她真高興,於是也興致勃勃的給她指點著這條自己走過許多次的山路。兩人一路走著說著。

宗澤在給真如指點著這些艱險美麗的山路,那邊山頭地腳人們也在指點著他們。看到宗澤他們這全幅儀仗,前有差役呼喝、敲鑼打鼓開道,後有精壯從人殿後相護的隊伍的。圍觀的鄉民都是奔走相告:“狀元公來了!快來看啊,那是狀元公吶!”

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宗澤一行人都享受到了眾人睹目圍觀贊嘆之聲。天色漸漸晚了,不過,離陳家溝也越來越近了。

走在山坳裡,宗澤指著前面山頭,對真如道:“真如,你看到沒。前面那山頭叫松樹埡,下了這埡子就是我們陳家溝了。”

真如抬眼看去,只見前面不遠處的山頭上,中間有個埡口,兩邊各有幾棵松樹。真如望著這山埡肯定的問道:“這就是松樹埡。可真是好看。”

快到家了,有點疲倦的眾人都瞬間來了精神,都興奮的指指點點,說笑了起來。這時,山埡上跑下來幾個人,大聲問道:“可是狀元公回來了。”

得了肯定的回答後,有人過來幫忙背行李,有人卻是邊往山埡口跑去,邊跑邊呼喊:“狀元公回來了!狀元公回來了!”

山埡上的人聽到了,趕緊接著傳了下去:“狀元公回來了!狀元公回來了!”

這一聲接一聲的呼喝聲,漸漸的傳的越來越廣,呼喝的人也漸漸的多了。一時間,林間鳥雀起飛。聽著這聲震山嶽的喜慶的呼喚聲,宗澤加快了腳步,帶著真如來到山埡。剛走到山埡,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了起來。

宗澤在這撼動山嶽的聲響中,站在了山頭。看到眼前這一幕,宗澤震驚了,也是感慨萬千。看到宗澤的異樣,真如也走上前來,只看了一眼,就被眼前這漫山的燈火震撼了。看著這漫山的喜慶莊嚴,真如捂著嘴,眼淚一下就噴湧而出。

看著真如這樣,宗澤更是難掩激動之情,濕潤了眼。這是山中才有的奇景,在城裡再見不到的,鄉民以最熱鬧的轉山迎他歸家了。

這也是鄉民最高的禮儀了,只見無數的鄉民接力一般,打著火把,從山腳到山頂,從大路到小路,有路的地方都綿延著前來相迎的人群。站在夜空下,站在這山頂上,看著這綿延不絕、鋪天蓋地的火把,聽著渾厚響徹雲霄的“迎狀元公歸家嘍!”的呼喚。

宗澤跪了下來,對著這青山、對著這大地,虔誠的跪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誥命的事兒,說明一下,我是將明清的融合在一起的,請不要較真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