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狀元郎們遊街去了。建文帝回到乾清宮繼續忙著國事。瓦剌和親之事, 必得要趕緊定下來才是。
建文帝回到乾清宮, 立即命人去將內閣輔臣們叫進來。楊士奇、金幼孜等人進來後, 君臣開始商議此事。
楊士奇道:“此事當是該定下了, 如果再拖,恐瓦剌生疑了。”
一番商議下來,幾個輔臣分成了兩派, 爭執不下。一派主張不和親:“我堂堂□□,難道還怕一個區區瓦剌不成?女子和親於我朝國威有損, 也會傷及聖上顏面。臣不主張和親。”
聽得此言, 建文帝心道,這還正如陳宗澤說的,現下有人解讀理學過甚了。將一切國家利益都置於了風骨之下了。遙想前世, 朱棣雖然做到了這點, 但是也曾五伐瓦剌、韃靼,所耗人力物力,不可盡數。在慷慨激昂的語調背後乃是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建文帝內心是傾向於和親的。現在大明邊境不穩,西北有韃靼、瓦剌;南邊有倭寇;東北有女真, 都乃心腹大患。這次瓦剌主動來求和, 這對於明王朝去除西北邊患,穩定西北邊境,是個難得的機會。
建文帝的想法一出,內閣輔臣皆是沉默。看來,皇上的心思已然明瞭。沉默過後, 主張不和親的一派又提出了很多意見。但建文帝並未被說服。
這時主張和親的內閣輔臣站出來道:“名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枉顧生靈。如果只用寶昌郡主一人,能換得我大明西北邊境安寧,那也極是利國利民的。”
楊士奇也道:“正是此話,瓦剌這次之所以會來主動求和,那也是跟韃靼起了沖突,實力漸處於下風,需要拉個盟友。我們這時節,同意和親,也相當於給瓦剌助力一二,讓他們二者之間好分庭抗禮。他們二者相爭,這於我大明朝是極為有利的。於國之道,這是最省時省力的。臣認為和親乃是附和當今情勢最好的選擇。臣贊同和親。”
內閣首輔同意,接著內閣六人有四人同意和親,皇上也是支援和親。自此,寶昌郡主和親瓦剌就此定下。
議事已畢,建文帝今日也頗是有點心力憔悴,不管怎麼說般若也是他看著長大的,自此要她遠離故土,實在心裡不好過。不過,為了國家大義,也就只能先委屈般若了。
好在看那哥赤對般若很是上心,有此基礎,想來般若的日子以後也會好過點。建文帝長嘆一口氣,待般若出嫁之時,必要重重的補上嫁妝才是。
建文帝正在思量中,這時有內侍進來稟告:“稟皇上,寶昌郡主進宮了。正往壽康宮而去,奴才觀郡主臉色頗是不愉。”
能讓內侍說出臉色頗是不愉,那就是般若的臉色很不好了。建文帝思索了一下道:“命人即刻看好壽康宮,有事立即來報。”
般若怒氣沖沖的跑到壽康宮,見到呂太後那一剎那,所有的委屈一下湧上了心頭,般若嚎啕大哭了起來。
看到哭得淚人兒一般的孫女兒,呂太後心疼的問道:“我的心肝兒,你真是哭得祖母心慌。到底怎麼了?”
般若從來都是心裡藏不住話的,更何況今日本就來告狀的。聽得祖母這樣問她。般若氣噎語滯的邊抽泣邊說了起來。聽得孫女兒這斷斷續續的哭訴聲,太後聽明白了。原來孫女兒看中的那陳宗澤,跟別人好上了。
太後當即大怒,這陳宗澤竟然如此大但,竟然惹得自己的心肝寶貝如此傷心,這還了得?呂太後一疊聲的吩咐人道:“來人,去將那陳宗澤給我拿來!”
見般若還是哭的不行,趕緊摟過來安慰道:“你放心,我這叫陳宗澤進來。我即刻就給你們賜婚。般若啊,不哭了。”
殿中人侍應之人答應著出去。不過,人沒有立時出去,而是跑到乾清宮請示去了。袁忠一聽,太後要“拿”陳宗澤。現在狀元郎正在披紅掛彩的遊街呢,這天下百姓眾目睽睽之下,這時去“拿”新科狀元,這不是會讓天下嘩然麼。
袁忠趕緊報給了建文帝。建文帝一聽,看來,這又是老太後在出昏招了。趕緊問道:“究竟出了何事,讓太後要去捉拿陳宗澤?”
袁忠趕緊將壽康宮裡寶昌郡主跟太後說的話一一道來。聽完,建文帝默然了,還真是少女愛俏郎了。怎麼一個兩個的都看上了狀元郎了呢。太後還想賜婚般若跟陳宗澤,真是胡鬧。
見皇上沒說話,袁忠趕緊又躬身問道:“皇上,壽康宮的人還等在外面呢。皇上看要如何回話?”
建文帝一聽,瞪了袁忠一眼:“怎麼回話?你不會回嗎?難不成真去拿人不成?”袁忠明白了,正要退出去回話。建文帝叫住袁忠道:“太後估計正在氣頭上,讓人看緊壽康宮,壽康宮一眾人等不能隨意出入宮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