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助教來叫自己, 宗澤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緊張了起來,今天可以見皇上了。

來到彜倫堂門口,已經有好多同學等在這兒了。裡面有幾個熟面孔,宗澤稍稍一打量就猜到, 看來這次能來彜倫堂聽講的多是每個班的頭幾名了。

皇上在此,當然是不能直接進去的。錦衣衛再三複核了宗澤等人的資訊,又經軍士重重搜檢,才得以進去。

一進到彜倫堂內, 只見大堂之上高高坐著個頭戴翼善冠, 身穿袞龍袍的中年男子。在整個大明朝能這樣裝束的, 除了當今, 不可能再有第二人了。宗澤匆匆掃了一眼, 不敢再抬頭直視。

剛剛進得大堂, 只聽皇上身邊的大太監對著宗澤眾人高聲唱道:“跪!”

眾人趕緊跪下三拜六叩,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跪拜畢,那大太監又高聲唱道:“起!”眾人起來, 這時有太監引他們前往指定地點開始站定。

建文帝看著站在堂上的國子監學生,對著他們朗然開口道:“爾等能進入國子監, 已是我大明朝菁英。爾等定當用心多讀聖賢書, 方能日後為國所用,成為國之棟梁……”

皇上洋洋灑灑講了一大篇諸學子要勤奮向學,多學聖人忠心愛國之道後。又興致勃勃的表示他要當堂出題,考考這在堂內的一百名學子。

見皇帝要出題考試,隨行諸官, 以及國子監諸位教職人員紛紛叫好。國子監祭酒劉砥率先上前拱手道:“能得聖上親訓,此乃天下諸生之福。臣等請聖上賜題。”

聽得聖上出題,眾學子既惶恐又期待的等著。等那股惶恐勁兒過後,餘下的就是摩拳擦掌的想要一鳴驚人了。皇帝親自出題考試,這是殿試才能享用的規格,今天由此良機,真是千載難逢。俗話說的好,學得文武藝賣給帝王家,現在最大的買家就在眼前,那還不得好好表現一二。

這其中,宗澤的心思尤為複雜。他一邊想表現突出,一邊卻又有點擔心。正思緒混亂中,這時,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已是開始宣佈規則了:“諸位學子,今天因為人數眾多。擬進行淘汰制。也就是,諸位所答之題,將會分成一、二、三等。以此遞進淘汰。末等,也就是第三等將會淘汰。”

宣佈完規則,大太監袁忠就宣讀了第一題,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話題。今日建文帝要諸位學子做一篇策論,就是如何防止土地兼併過甚。

沒想到今日皇上一來,就形成了問政的架勢。宗澤一看到這題目,一瞬間想了很多。這個策論本來對宗澤來說,應該是很好做的。他前世今生都有太多的理論及親身經歷,可以讓他好好的論述一篇。

可是,考慮到聖上來歷的問題,宗澤選擇了保守一點的回答。宗澤用了最符合時下學子的論述年代及思想。從唐代的均田制到宋代的王荊公變法,進行論述,比較優劣,選取可能適合當下的思想理論來寫。

這是宗澤的長項,就算沒有後世那些尤為先進的理論思想,宗澤也是遊刃有餘的完成了這道題。宗澤做完時,看看四周,還沒有人交卷,兩炷香的時間也還沒到。

要是今天是其他人來主考,宗澤肯定是要大出風頭一把的。畢竟,有時想要引起人的注意,那必得要一鳴驚人的才好。可是,在當今來歷未名的情況下,宗澤卻是不想也不敢去出這個風頭的。

很快,時間到了。這麼多卷子,皇上當然不可能一個人看的,不然那要看到什麼時候。因此,國子監眾教職人員以及皇上隨行的官員,拿過諸位學子的卷子先審閱起來。將最好的十份兒文章呈上了皇上的案頭。

建文帝拿過細細的看了一遍,很是高興。不錯,這國子監果然人才輩出。其中尤以陳宗澤的策論最為出色。

建文帝高興的點著宗澤的卷子對袁忠道:“此子之文很是有些火候了。很是不錯。”

袁忠趕緊捧場:“恭喜皇上得遇良才。”

建文帝笑笑沒再說話,對袁忠道:“再出下道題吧。讓他們即刻對出。”

先前這一場策論,宗澤他們百餘人等,瞬間只餘下三十名。一下淘汰了十之有七。宗澤還來不及感嘆的,第二題卻也下來了。

第二題卻是一幅對聯,看到這上聯,宗澤的腦袋瞬間轟鳴。這上聯竟然是“白扇畫梅,日日迎風花不動”,這對聯本身不甚出奇。可讓宗澤最為驚詫的卻是,這對聯乃是前世自己看到過的永樂皇帝朱棣查考狀元馬鐸時的對聯啊!

今天建文帝為何會出一模一樣的題?就算巧也不至於巧到如此地步。莫非,當今正是穿越來的?這不應該呀,就算是穿越的,也用不著出這個朱棣考人的對聯啊。這又不是什麼千古名對。

宗澤甩甩頭,不管了,剛才都說要即刻交卷的,趕緊寫出下聯交上去好。馬鐸對的下聯可是不能搬過來用的,不過,這也難不倒宗澤。

這個對聯宗澤可是熟悉的很,前世無意中看到馬鐸的這個傳說,他還特意去請教了中文系的教授幫忙對了下聯出來的。今天剛好派上用場了。

這次的對聯,建文帝卻不似方才的策論,讓諸官看過後再給他,而是要求收上來全部直接呈給他。

建文帝快速的瀏覽了一遍,發現竟然無一能比得上自己記憶中的下聯的。心中大怒道:難道我朝堂堂國子監,天下英才盡彙之地,竟然沒有一學子能比上那廝的臣子的?

正要拍案發怒,這時,袁忠又呈上了幾張學子們對的下聯。

建文帝滿懷希冀的拿過看了起來。看完,建文帝當場哈哈大笑。竟然有三個學子的下聯能跟當日自己飄在大殿上看到朱棣考核馬鐸時,馬鐸答出的下聯一較高下的。

建文帝樂呵呵的誇道:“好好,真不愧是我大明諸子之秀。袁忠,將陳宗澤、馬雲慶、王赫三人叫上前來。朕要見見。”

袁忠心道,這三人可真是有大造化了,竟然能入了聖上的眼。袁忠上前高聲唱到:“陳宗澤、馬雲慶、王赫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