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想了想道:“我已經跟人商議過了,我這邊估計千兒八百的可以搞定,其它的就請長安兄想辦法了。”

周長安道:“兩千頭我這邊應該是沒問題的,我這次回去就立馬安排。”

幾人議定後,就各自家去了。這次有了具體的數量跟時間要求,宗澤回到陶家立即叫來陶勇好好商議了一番,陶勇也表示,他過了初五立即就去張羅牲畜的事兒,必會誤了陽左春耕大事的。

年前事緊,臘月二十,陶勇一家就回了渭尾村。宗澤則是跟丁全留在城中,處理一些後續事宜,以及跟周長安陳正深二人時有商議一二。其它時間,宗澤一律都是在讀書寫字,後面還有得跑的,趁現在有時間趕緊能寫的寫,能讀的讀。這是他的本業,也是他的根本,時刻都不能放鬆的。

臘月二十五,宗澤就帶丁全趕往了渭尾村,陶家現在在渭尾村也算是名人了,桃枝這次出嫁,足足抬了十八臺嫁妝,辦了三天酒。可謂是風光出嫁了。這次宗澤也以弟弟的身份送了一副銀頭面給桃枝。

陶家辦三天酒,宗澤卻是沒呆那麼久的,他事兒還很多,要急著趕回西京去做的。臘月二十六送了桃枝出嫁,臘月二十七宗澤就回西京了。陶大嬸苦留不住,也就由他去了。

宗澤回到西京城中,吩咐丁全趁年前最後開市的時候,去買了一些過年的吃用之物。自己還是一頭紮到房間裡苦讀。就這幾天的時間裡,宗澤就寫了十來篇制藝、策論的。

丁全見宗澤這刻苦的樣子,勸道:“少爺,這大過年的,你也不用這麼拼的,還是歇歇的好。”宗澤搖頭不語,繼續寫自己的。

其實,宗澤這樣刻苦讀書,也不光是為了讀書本身;主要還是想轉移一下注意力的,“每逢佳節倍思親”真是太貼切了,這一到過節的時候,看到外面家家戶戶那熱鬧的情景,更是讓人覺得孤寂難耐的。

兩個半大小子在一起過年,那肯定是粗糙無比的,好在丁全跟著陶嬸學會了包餃子。

宗澤特別喜歡母親將蒜跟五花肉一起剁的爛爛的餃子餡兒,吃起來別提有多香的。丁全也吃過林淑芳包的餃子,也記得那味兒,見宗澤吩咐,於是就試著做了。

連著做了兩次,不是鹹了就是淡了,試到第三次,宗澤才說有點母親做的那味兒。聽得宗澤說有太太做的那味兒,丁全更是來勁兒了,可勁兒包了好幾簸箕餃子放在那兒。現在天兒冷,也不怕壞的。於是,這個年,宗澤跟丁全就整整吃了兩天的餃子;對此,宗澤也沒有異議,餃子好啊,又方便,又有肉有味兒的。

因著年前就約好了的,過年要去周府、陳府拜年的。於是,正月初二一大早,宗澤就來到周長安家拜年。這時間也是宗澤提前約好了的,因此,周長安在家等著他呢。

宗澤拜見過周大老爺、周大太太後,就被周長安帶到自己院兒裡說話。兩人現在見面說的最多的當然還是生意的事兒,尤其是周長安初次有了賺錢的機會,更是興奮不已。正滔滔不絕的說著時,僕從來報,老太爺處來人了。

周長安忙命人將人趕緊帶進來。來人是祖父身邊的長隨,對周長安輕施一禮後,就看向宗澤輕輕一拱手:“這位想必是陳宗澤陳公子了?”

長輩身邊來人,又是輩分地位甚高的長輩,宗澤不敢怠慢,趕緊起身回了一禮:“正是在下。”

那長隨道:“老太爺要見陳公子您,陳公子請隨我來。”一邊說,一邊做了個請的手勢。

宗澤今天來周家拜年,知道自己身份地位低,年紀輕,雖說是來給周家長輩來拜年的,根本就沒想到能見到周家幾個實權人物的面的。因此,在大堂時,就已對著中堂給周少傅磕過頭了。

可是,剛磕過頭,周大老爺就命人傳見了。能得周大老爺親見,宗澤已是覺得今天周家十分給面子了的,卻不妨,現在周少傅也命人來喚。

想著馬上要去見這個縱橫朝堂幾十年的少傅大人,宗澤頗是緊張,不知這個周老大人見自己是所為何事的。

見宗澤緊張不已,周長安笑道:“宗澤不必如此緊張。放寬心,祖父是十分和藹的。想是之前老是聽我說起你,今日知道你來了,就順便見見而已。走,我送你過去。”

宗澤趕緊整整衣衫跟著周長安來到了周少傅的院子裡,長隨進去通報後,裡面傳見,周長安就帶著宗澤去到裡面。

今日,周少傅是在花廳見的宗澤。因著是過年,宗澤既然是帶著拜年的名頭來的,遂也老老實實的跪下磕了個頭:“學生宗澤給少傅大人拜年了。”

周少傅受了宗澤一禮後,抬手道:“唔,起來吧。”

在長輩面前原本是不能坐的,因著宗澤是客,周少傅也就給了宗澤一個凳子,宗澤不敢滿座,趕緊挺直脊背半坐在凳子上。

周長安卻是跟祖父混慣了的,也不管他祖父讓不讓坐,見宗澤坐下後,就一屁股坐了下來。見孫子這無賴樣兒,周少傅很是看了一眼,周長安卻是沒被祖父唬住,嘿嘿一笑迎了回去。

周少傅對宗澤是好奇的,要不然今天也不會特意讓人將他帶過來見見。

今日既然得見,周少傅很是打量了宗澤幾眼。不錯,所謂“身、言、書、制”,這陳宗澤的外貌氣質是讓人眼前一亮了。

想著宗澤前些日子說的主意,周少傅知道,此子於“言”一道肯定不差了。不過饒是如此,周少傅還是想考校考校這陳宗澤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