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雖說是拜見過提學官, 但大家都是謹守規矩, 不敢抬頭, 所以都沒見到提學官的長相。

今日被叫到提學官面前,都已經面對面了, 再不看那就是不敬了, 宗澤抬眼一看, 這個提學官不就是前幾日在島上見到的貴人麼!

宗澤之前心中隱隱有猜到點什麼, 今日一見果然印證了他心中所想, 宗澤稍稍愣了愣,旋即收斂心神,趕緊拱手作揖:“學生陳宗澤參見提學大人。”

將宗澤方才的訝異看在眼裡的周公明,看到宗澤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穩住了神, 心道, 這小子的定力還不錯。待宗澤行完禮, 周提學道:“唔。你今日第一個交卷,想來是心有成竹了。本官現在就當堂看看你的文章,在一旁聽問吧。”

宗澤趕緊再躬身道:“學生的文章能得大人當堂指正,實乃學生之福。”

周公明開啟宗澤的試卷,細讀起來, 邊看邊心嘆不已, 要不是此卷確實是在自己眼皮下寫出來的, 他就要懷疑是不是眼前這個少年寫出來的。

通篇駢四儷六洋洋灑灑,如同行雲流水一般。且不光是文章好看,還見解獨到的很, 真是言之有物,言辭犀利至極。

周公明看完宗澤的卷子,滿意無比。這個陳宗澤的四書文他雖不知是不是已經看過了,但今日這經論,陳宗澤完全是當得起五經魁的。

看完宗澤的卷子,周提學雖是心下滿意,但卻沒有就此直接點宗澤這份卷子為《詩經》經論的魁首。畢竟這只是第一份交上來的卷子,萬一後面還有更好的呢。雖然,早在望心塔上都已知道宗澤經論水平,但還是需要再行印證才好點這個《詩經》魁首啊。

還想印證宗澤的周提學掩下卷子,看著宗澤,接著考問道:“你文章不錯,有點意思了。可本官還想問問你。你既熟讀《詩經》,本官且問你,‘闢爾為德,俾臧俾嘉’何解?”

周提學問的問題乃是出自《詩經》裡的《大雅抑》裡的,意思是要修性養情,使人更高尚。

宗澤知道,周提學此時問這個問題,肯定不會只是讓自己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既然是‘何解’。那就是要自己說出怎樣才能修好自身,做一個有德有為的人。

這個問題宗澤在前世跟現世都已經學習回答了很多次,此問題不難,但難得是要如何才能出彩,讓面前的這個主考官滿意。

看周提學方才看卷子的神情,雖未有漏出太多情緒,但渾身散發出來的柔和氣韻卻是能讓人猜到一二的。看來,提學大人是對自己做的文章很滿意的。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好好發揮一下,以期能直接拿下今天經論第一。

宗澤急速理了理脈絡,將心中所思快速總結精煉了一,就對周提學拱手道:“提學大人既已動問,那學生就班門弄斧了。學生認為,要想做一個有德有為的人,必須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而要做到此知行一統,就必要學會清、正、廉、潔、勤、儉、節、約,真、誠這十點。”

“此第一點為‘清’。不是自己努力所得不可要,不能授人以把柄。”

“此第二點為正。要堂堂正正做人,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歪。學生認為此乃做人的第一要訣。 ”

“此第三點為廉。正所謂物多累已,“有千頃良田,一餐只食三碗。有萬間房宇,一夜只睡一床。”

“此第四點為潔。不要有非份之想,想將別人的居為已有。”

“此第五點為勤。只有不停地磨練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斷向前。”

“此第六點為儉。多一物,多一累。學生認為‘儉’乃立世之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