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藝一般只於四書出題,四書宗澤現在已是很熟了,只稍稍溫習即可;現在,主要的精力還是的放在制藝上。

不光是要寫,還要多讀,不是有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麼,此於制藝一道也同樣適用。

宗澤明白,寫文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自己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現階段,最快的方法就是背誦範文。

於是,宗澤開始苦背席講書給他們的範文題集,以期月考時,臨陣磨槍不快也亮。

宗澤的努力是有用的,八月月考開始了。

一天考兩場。上午先考貼經跟墨義。

第一次大考,宗澤剛開始有點緊張。

不過,經歷了現代高考的宗澤,很快鎮定了下來。

卷子發下來後,宗澤一看,真是題海戰術,帖經有六十道,墨義有三十道。

不過,這個對宗澤來說很簡單,考的不過是記憶背誦而已。

題目較多,所以速度要快。宗澤下筆如飛的寫了起來,在考試時間已到的鑼聲前,已是寫完。

下午考制藝跟試帖詩。時間是從午正時分開始到酉時。

這兩個考試,之於宗澤都是不易的。

宗澤看過後,嚴正以待。

宗澤看了看題目,仔細想了想,還是先做制藝好了。這些天強記硬背的,趁現在還正有點意味,先將制藝做了,免得到時一緊張有所疏漏。

宗澤先審完題後,閉目凝神想了一陣。方才拿起筆,在草稿上寫了起來。

宗澤寫文有個習慣,寫不出來時就硬下筆,先將腦海裡的只言片語寫出來,寫著寫著,自然順了。

今天也一樣,將自己想到的,不管連不連貫、通不通順,先寫了再說。這樣還真有用,不多一會兒,宗澤就寫順了,想的也漸漸多了,語句也能通暢了。

宗澤就這樣寫著。寫順了後,將前面的全部棄之不用。寫著寫著,宗澤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他的草稿紙不夠了。

宗澤這才滿頭是汗的想起,不知能不能在考場上要草稿紙呢。

猶豫也沒用,自己還沒寫完呢,不管了,先問吧,左右不過是自己書院的老師,問問也沒什麼。

於是宗澤示意了席先生,席珍疑惑的走過來問道:“陳宗澤,你有什麼事?”

宗澤小聲說道,自己的草稿紙不夠用了,請先生再給點。席珍看了他一眼,沒說什麼,將草稿紙給他了。一直到申時末,宗澤才堪堪做了五百字的制藝出來。

謄抄完畢後,宗澤轉了轉手腕,深吸口氣,接著開始寫試帖詩。

試帖詩宗澤雖一直做的不甚出彩,但是,比之初初開始的制藝還是好上不少。

酉時,考試時間到的鑼聲響起。宗澤的制藝跟試帖詩都已謄抄完畢交卷了。

等待成績的時候總是讓人焦急的,饒是宗澤這種在現代早已身經百戰的人也是緊張不已。

好在,書院的老師沒讓他們等太久,第二天下午,成績就出來了。宗澤名列外舍一等第二名,第一名被藺河鄉的孫桂奪得。

雖是第二名,宗澤的這個成績還是很讓人睹目的。畢竟他比別人晚來了半年,竟能有如此成績?宗澤也算一戰成名。

宗澤看完榜,很是高興,對自己的成績也算滿意,總算不辜負自己這些天來,自己沒日沒夜的辛苦了。

宗澤走出人群,旁邊一人也跟他差不多同時出來,兩人眼神一對,原來是這次的外舍第一名孫桂,宗澤正要招呼他的,誰知孫桂卻眼神一轉,就像沒看見他一樣,走了開去。

宗澤也不在意,想是有時人就是這樣,不想招呼而已。

成績出來後,席講書在授課時又對他們的試卷進行了講評,好在哪,不好在哪,哪裡還欠火候。

照例是從第一名評起。孫桂的帖經沒有問題,但是墨義還是稍有錯漏。試帖詩還算通順,但缺少靈氣。制藝形制夠了,但不夠出彩。

宗澤,帖經與墨義完全沒有問題,制藝寫得很有靈氣,但是形制不足,還需打磨。試帖詩嘛,也是沒多出彩之處,但是,意思講通了。

慢慢就點評到了倒數那五六個了,這幾個就是前面說的那幾個關系戶,家裡有錢,對讀書一道,估計是鍍金的,沒想著讀出什麼來。

席講書評到他們的試卷時,評講起來就不大美了,多有批評勸誡,但這幾人估計是老油條了,不大聽的進。

尤其是說到馬建,這家夥毫不知錯不說,還了,‘教不嚴,師之惰’。按這個理說,我沒考好,先生也有過,作甚光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