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皇帝是何秉性的人,他也很清楚。

這時,皇帝見縫插針,又問及了太子和幾位皇子,趙淩只誇了太子,對三皇子,也就是他的親侄兒隻字未提。

按理說三皇子朱明辰也是出類拔萃的皇子,趙淩又是他的親孃舅,這等強大的外戚,他趙淩就真的沒有半點想法?

皇帝看不透臣子的心,但趙淩這個表現依舊讓老皇帝很滿意。

趙淩道:“太子殿下乃陛下親自教導,自幼材雄德茂,臣以為,太子如此,是我大明之幸啊。”

哪個當父親的不喜歡旁人誇自己兒子呢?

何況,趙淩誇太子的同時,將皇帝也順道誇了。

皇帝登時心情甚好,這時黃門走了過來,道:“侯爺,老太君和侯夫人現已出宮,奴才特來知會您一聲。”

此時,趙淩明顯坐立不安。

皇帝原本還想繼續試探,可這人心情一好,疑心也漸漸打消了,“愛卿先回吧,朕也乏了。”

“是,陛下!臣告退!”

趙淩氣宇軒昂,走路時更是風姿卓泰,看在旁人眼中,他似乎離開的有些急切。

皇帝一人獨品花茶,他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女子,那時他每當下朝後,也會這般急切的去見她,甚至於有了她之後,皇帝漸漸忘卻了已故的先皇後。

她長的美,冠蓋六宮,皇帝當然喜歡了。

思及故亡人,老皇帝眸色微滯,兀自開口道:“李德海,你說朕當年是不是真的錯了?”

李德海當然知道皇帝指的是哪件事。

提及十幾年前的那場變故,李德海也不敢多言,但他同時也頗為震驚,這些年皇帝對此事隻字不提,朝中也無人敢說半個字,皇上今個兒怎的突然想了起來?

算起來,這都過去十七年了,要是寧妃還在世,六皇子也該十七了。

“皇上,幾位閣老還在禦書房外等著呢。” 李德海卑弓著身子,低頭道。他心想:寧妃和六皇子都沒了,就連王家滿門都不在了,皇上這個時候想起來又有什麼用呢?

皇帝呆了片刻,這才拂袖起身,放眼望去,那幽幽長長的彎道上還曾有過那個人的影子。

一念錯,步步錯,他回不去了。

趙淩在宮門外看見王氏正站在馬車旁等著他。

又見王氏從皇太後那裡得了賞賜,趙淩便放了心,他走近後,溫和道:“回家吧。”

王氏點頭,這才上了馬車。

夫妻來人非常有默契,四目相對時,也似乎明白對方所想。

趙老太君已經在馬車上坐著了,瞧著新婚夫妻二人你儂我儂,她也笑眯了眼。原先她還以為王氏見不得大世面,但今日在皇太後宮裡,卻見王氏應對自如,不卑不亢,懂得掩藏鋒芒,又知進退,是個非常討人喜歡的人兒。

趙老太君活了這把歲數,是人是鬼,她一眼便能看得出來,對這個兒媳也愈發滿意。

“你這月癸水可來了?“趙老太君問道。

像定北侯府這等門第,新婦進門之前,嬤嬤們就將王氏的小日子記下了。

算著日子,王氏這幾日就該來癸水了,她一下就明白了趙老太君的意思,但………她才進門多久?怎可能那麼快就懷上?!

王氏面色微紅,猶豫道:“過幾日再看看。”

趙老太君也笑了,“嗯,真要有了也是好事。”

趙淩房.事上很勤,但不至於這麼快就有了,王氏還有點轉不過來彎了,但她一尋思趙老太君的話,臉色愈發通紅,她老家不會是以為自己和趙淩在大婚前早就………..?

王氏一路上都沒再說話。

到了侯府,趙老太君將兒子兒媳叫到了葵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