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6章
第二日,天矇矇亮, 張彥瑾一行人就啟程往西州而去。濱河地界距離西州已經十分近了, 不出今日他們便可以到達和西州接壤的地界。
就這樣張彥瑾一行人又趕馬快行了三四日的光景, 他們便到達了目的地西州大同。
西州比長安要冷許多,饒是張彥瑾他們這一路上,不斷加衣添裳, 真的到了大同的地界,凜凜秋分刮過, 還是讓人忍不住縮了脖子。
南下陰山、東來燕山、北上呂梁、太行, 四大山脈交叉形成了凹陷在其中的大同,也正是如此, 讓大同成了北方之門戶。
饒是如此, 此時的大同也還只是一個四面環山的荒涼大村落,村落橫七豎八地散落在各地, 周圍便是阡陌交錯的田地。
許是深秋, 這個大村落越發顯得淒涼。只有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上散落著星星點點的綠色。
在現代時,張彥瑾曾經去過西州, 欣賞過大同發展起來後的繁華霓虹, 也曾觀賞過大同遺留下的歷史古蹟。
他從上千年之後來到這裡, 又看到千年之前的大同,大同發展的歷史竟如浮光掠影一般在他的腦海中閃過。
春秋時期,先是遊牧部落樓煩、林胡聚居於此, 後來歸於晉之後, 又經歷了三家分晉, 此後晉便成了西州獨有的代號。
後通光寺、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一座座寺廟在這裡建造起來。
現在的人,誰又能想到現在的大同會發展成日後的模樣?
“二郎,咱們今天是先找個客棧住下,還是先去大同縣府一趟?”張伍一騎馬來到張彥瑾身邊。
他們今天天矇矇亮就出發了,想來新任大同縣令王儉庭還在他們後面,以前的縣令這兩天或許就走了,去拜見也無用。
張彥瑾打眼掃過去,就看到了大同縣唯一的客棧。
客棧矮小破舊,外面的牆是用泥糊成的,最外面是幾根木頭圍成的圍欄,屋子低矮,屋內黑黢黢的,大門口上掛了一塊歪歪扭扭的消薄木牌子,上面寫著吉祥客棧二字,根本無法和一路住過的驛站相比。
“先在客棧住下吧,這幾天大家都累了,暫且在客棧住下,其他事日後再說。”張彥瑾一揮馬鞭子,就朝著客棧騎了過去。
或許是馬蹄的噠噠聲打破了鄉村的平靜,又或許是這個小縣平日裡太過於平靜,村子裡的婦女老少居然都從屋子裡走了出來,圍觀張彥瑾他們。
大家都上下打量著器宇不凡的張彥瑾一行人,孩童的小臉上閃現著興奮,婦女的眸子中既有害羞又有好奇,老人們渾濁的眸子中充滿了驚疑和擔憂。
“敢問閣下客居於此是有何貴幹啊?” 終於,圍觀的人群中走出來一個老人,朝著張彥瑾一拱手,不卑不亢道。
老人花白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束在腦後,身著粗布衣裳,古銅色的面容上盡是經歷過歲月風霜後的溝溝壑壑,腰板卻挺得筆直,儘管年邁,步伐卻依舊沉穩。
張伍一正要作答,卻被張彥瑾攔住。之間他翻身下馬,微微一拱手道:“我乃寧國公府第二子張彥瑾,皇上將此地封賞於我,我過來看看。”
老人眸子中雖有錯愕和不安,卻很快恢復了平靜。畢竟他前幾日已經從縣令口中聽說了他們這裡以及周邊的小村落都被皇上賞賜給了寧國公府的二郎張彥瑾了。
他也曾向縣令打聽過,這個張彥瑾就是京城中的紈絝子弟,曾經還因為強搶民女被皇上當廷打了板子,怎麼這麼一個紈絝的人,皇上還要賞賜給他地方?
不過老人轉念一想,或許正是因為他們這裡太過於貧瘠,皇上才把他們這裡隨便賞賜給張彥瑾的吧。
可他今日見到張彥瑾,面前的少年目光沉穩堅定,衣衫幹練整潔,他身後的人也是幹練整潔,毫無浮誇之色,他又隱約覺得張彥瑾並非那般紈絝不堪。
張彥瑾卻不知道老人的思緒早已經轉了好幾回,他的目光已經落在村落門口角落裡隨便堆砌的黑煤上了。看來這裡的人已經有使用煤的經驗了,想來他要是想要儘快瞭解大同這裡的煤炭分佈情況,還要請這裡經常上山的人給他帶路。
“我乃是吉祥村的村長劉永和。”老人話語不多,只做了自我介紹,他扭頭指著橫七豎八的幾排屋子道:“這就是我們村,再往遠去,就是別的村了。”
想來剛剛的客棧叫做吉祥客棧,是由於客棧是開在距離這村落不遠的地方了。
張彥瑾知道,他們初來乍到,打破了村子本來的寧靜,作為村長的王永和擔憂和抗拒都是正常的,便點了點頭,一拱手往吉祥客棧而去了。
此時天色已是夕陽西下,吉祥客棧裡面卻全黑了。
等到張伍二大聲問有沒有人的時候,才從後面衝出來一個手中捏著蠟燭的黝黑壯漢,眼睛瞪得圓溜溜地瞅著張彥瑾一行人。
“瞅什麼瞅?住店,快給我們二郎準備茶水酒菜!”張伍二來到這破舊的地方是百般不適應,脾氣也就急躁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