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瑾愕然,望著皇上那似笑非笑的神色,張彥瑾就知道皇上這是在堵他的嘴。其實這一次若是皇上不來,他沒有想著進宮問皇上討賞賜,畢竟進宮不是說誰想進就能進的,況且他準備交工完成之後就回家,拜見過他伯父張仲謙和老夫人之後,就啟程去西州大同,好好看一看他的地。

可今天早上皇上突然從皇宮中出來了,還來到了輜重後營,張彥瑾的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他剛剛還在打著算盤要不要順便問皇上討來榆林的山地,日後挖煤發財用,誰知道皇上居然用這點賞賜就封住了他的嘴。

“還不趕緊謝恩?”皇上身邊的禁衛軍首領李明銳看到張彥瑾不動,就想起了張彥瑾在宮中嬉皮笑臉問皇上討要大同之地時候的情景,莫非這小子還想和上一次一樣,再問皇上要一次地?

張彥瑾經提醒,這才跪在地上道:“微臣謝皇上賞賜!”

“臣有疑惑!”劉延時突然站出來大聲道。他扭頭看了一眼張彥瑾,面色冷傲。他才不信張彥瑾一個紈絝無賴子弟居然能這麼快地趕完工期!

皇上此時龍心大悅,連帶著看和茅坑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的劉延時都順眼了許多,他微微頷首道:“說罷。”

“臣覺得張錄事利用如此短的時間就將北征所需戰馬的馬蹄鐵全部製作了出來,這其中定然有貓膩,臣以為是張錄事在製作過程中偷工減料!馬蹄鐵事關北征,還請皇上明察!”劉延時聲音洪亮,他這句話一出,現場立馬安靜了下來。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張彥瑾身上,可以說劉延時把他們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一個京中的紈絝子弟居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大的工程量,就算是有風箱的作用,以及士兵們眾志成城,他們還是不敢相信。其實也是他們內心不願意承認,不願意相信。

因為他們自恃比張彥瑾這等紈絝子弟當中的紈絝子弟要高上許多,但是他們誰也沒有信心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北征戰馬所需的馬蹄鐵,可是這麼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張彥瑾卻做到了。

這讓他們怎麼能接受?可以說是五味雜陳了。

就連褚持恭看向張彥瑾的目光也露出了擔憂之色,他不斷的在用眼神示意張彥瑾一定要給一個合理的說法出來。

皇上靜靜地看著張彥瑾,反倒是出人意料的平靜,張彥瑾明白皇上的意思,這是讓他自己決定,真有齷齪,看在他剛立功和他伯父的面上,皇上就一言否了壓下去!但是張彥瑾怕嗎?

周家父子和褚持恭、陳德讓也看了出來,心中一嘆,看來皇上對張彥瑾這小子,還是很維護的。

在眾人懷疑,幸災樂禍,擔憂種種目光的注視下,張彥瑾淡然一笑道:“皇上,臣剛剛說這些都是因為臣的小聰明,所以提前完成了北征戰馬所需的馬蹄鐵製作工程,看來是臣太過於謙虛了,畢竟有些人連臣的這點小聰明都沒有。”

當眾被張彥瑾嘲笑奚落,劉延時氣的面紅脖子粗。作為一介文人,寧餓死在房中,也不願食嗟來之食,更何況被人當眾奚落腦子笨?

劉延時氣得胳膊一甩,怒視張彥瑾道:“那你倒是說說你怎麼才能證明你沒有偷工減料?”

張彥瑾依舊不疾不徐,他淡淡道:“回稟皇上,想要證明臣沒有偷工減料很簡單,戶部定然會有審查的官員,可以一一核實馬蹄鐵的質量和數量。”

他轉身指著那些一籮筐一籮筐的馬蹄鐵道:“皇上,臣帶領士兵們製作的馬蹄鐵都在此,讓戶部官員核實後,便可證明臣究竟有沒有偷工減料。”

張彥瑾心中也起了疑惑,這個劉延時突然站出來當眾質疑他有沒有偷工減料,這其中肯定有人在背後指使。

畢竟劉延時一介言官,向來目光只是盯著朝中的大臣和皇上,他也從來都沒有來過這北征的輜重後營,怎麼會突然盯上他這個小小的輜重錄事?這其中確實是耐人尋味。

至於是不是皇上懷疑自己,這個想法剛剛從張彥瑾腦海中冒出來,就被張彥瑾否定掉了。

馬蹄鐵會由戶部官員審查之後再用到馬蹄上面,陳德讓和趙國公就算是再和他的伯父是至交,那也是皇上的臣子,決計不會袒護自己,那麼到底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讓劉延時當眾質疑自己?

況且他是皇上欽定的輜重錄事,皇上豈會自己質疑自己的安排?

“臣附議。”陳德讓站出來道:“臣這就去安排戶部的審查官員,現在就可以審查馬蹄鐵的數量和質量。”

趙國公見張彥瑾如此自信,也站出來道:“臣也附議。”

皇上微微頷首,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紋:“不必了!”

眾人有些疑問,皇上看向內侍總管許祿:“你親自帶去去查,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也可以打消大家心中的疑慮。”

許祿立刻領命,許祿這個內侍總管從不離開皇上,就是傳旨,也都是交給副總管或者他的徒弟跑腿,這次用上他,許祿心中明白皇上的意思,這是讓他壓住事!

張彥瑾這小子這麼信心十足,可見是真的沒有問題,但是這小子還是太嫩了,人家要搞他,這裡面真有不合格的,他如何能下臺?

張彥瑾可不知道這個老太監這麼一吐槽,他此時心中一陣羞恥,這話皇上是當做金句使用了嗎?這話是日後的毛大大說出來的,卻被他搶先用了,不知道日後的毛大大會怎麼想?

喜歡古代升官日常請大家收藏:()古代升官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