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剋期大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嗤——錚!”緩緩地,周瑜拔劍出鞘,仗劍在手,他人亦如手中劍,於沉靜中蘊藏著無盡的肅殺之氣。
此前,因敵我眾寡懸殊,從赤壁到江陵,周瑜殫精竭慮日夜所思者,惟如何最大限度地借勢取勝。天時、地利、人心,無一不像一把利劍,執於他手,寒光閃處,刳剔行將糜爛的大勢,照亮看似無望的前程。
卻是意猶未盡的啊!無論如何胸藏錦繡、奇謀深遠,他是軍人,他亦瞭解軍人們。軍人的榮譽與驕傲需要以一場巔峰對決來成全——“打贏他們,教他們輸得心服口服;打疼他們,教他們再也不敢踏足南郡一步!”——成全自己的同時也成全了對手,宛如兩個男人之間,一場最高貴的決鬥。
而曹仁果然未辜負這一番“盛意”,但見其軍旌旗有節,離合有勢,攜著排山倒海的壓迫感,闊步而來。
微微揚起下頜,周瑜沉靜的面容上漸有一絲笑意徐徐升起——或許只有這樣的對手,才堪與他今日一戰吧!
“起!”
彷彿一道閃電劃破蒼穹,隨著長劍猛地下劈,鼓號聲驟然如驚雷乍響,“周”字大旗霍然向前一掠,震天動地的喊殺聲中,兩軍終於轟然對撞了!
同樣是決戰,赤壁那一夜,夜色和火光,風聲和水聲讓所有殺戮和血腥都顯得飄渺迷離,亦真亦幻。而今日此時,耀目的陽光下,戰爭酷烈的本相伴隨那遮天蔽日的箭雨,呼嘯砍刺的刀矛,猙獰變形的面孔以及悍戾喑啞的嘶吼纖毫畢現地橫陳於人世間,直教天地變色,山河顫抖!
曹仁所恃者惟在騎兵,騎兵相對於步兵的優勢一是力量一是速度,前者使其成為非常強悍的突擊力量,後者則使其戰術選擇更加靈活——既可猛力插入敵陣起到極大的破壞作用,又可從側後突襲敵人,在戰局不利時,更可迅速撤退。
針對這一點,周瑜將我軍主力步兵布成一個堅強厚密的中央方陣,弓|弩手則在兩翼作為掩護,且這兩個側翼稍向前傾斜。為了保護弓|弩手,他又用武剛車將其環圍。武剛車身蒙牛皮犀甲,外側綁長矛,內側置大盾,並開有射擊孔,作戰時數輛環扣便是一座堅強堡壘,可以有效阻擋騎兵的沖擊。武帝時,大將軍衛青便曾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兵沖擊匈奴。之後李陵亦用大車為營,以區區五千人馬死戰匈奴八萬鐵騎。
曹仁則顯然要充分發揮其騎兵優勢,他將騎兵以錐形陣列在最前,而把步兵方陣列在第二線。如此布陣,顯然是要在一個沖鋒之下便沖垮我軍戰陣,以迅速贏得此戰的勝利。
隨著震人心魄的鼓聲與吶喊聲,曹仁騎兵彷彿一道道巨浪狂飆般撲向我軍。萬馬踐沙揚塵,似要將天日遮蔽;鐵蹄敲擊大地,如沉雷滾動怒吼。
五百步……三百步……一百步……
撲面而來的殺氣中,心髒彷彿停止了跳動,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是大地的顫抖……
因兩翼有車陣保護,曹仁騎兵本能地集中沖向我軍中央方陣。但他們絕未料到他們的對手竟如此英勇,面對這聲勢浩大的沖擊,竟如銅牆鐵壁屹立不動,任憑馬踏刀劈,非但毫不退縮,反而奮勇相抗。
盾牆、矛林硬生生擋住他們去路,中央撲空的同時,我軍兩翼的弓|弩手卻迅速變陣雁行陣前移包抄,還未來得及轉身,如蝗箭雨已朝他們傾瀉而下……
陣陣尖嘯聲中,沖在最前面的曹仁騎兵紛紛落馬,逸馬在箭雨中四處亂跑,致使其戰陣愈發混亂。位於戰陣中後部的騎兵開始掉頭後撤,來不及跑掉的則被我軍兩翼逐漸壓制包圍。隨著包圍圈不斷縮小,我軍中央方陣的長矛手、刀牌手開始發動反擊,陷入近身混戰的騎兵再無優勢可言,我軍士兵用長長的鐵鈎將其鈎下馬,或者用大刀砍斷馬腿,飛濺的血光中,落馬的騎兵很快身首異處。
而曹仁不愧是曹操帳下謀勇兼優的第一悍將,看到這種情況,他沒有再令騎兵發動第二輪沖鋒,而是立刻改變戰術,將弓|弩手調至第一線,選擇我軍戰陣中的幾個點發動集中攻擊。
以步兵對抗騎兵,必須仰仗嚴整的陣型。而對方以弓|弩發起攻擊時,若缺乏旗鼓相當的遠端武器的庇護,則萬難保持陣型嚴整。一旦步兵戰陣被密集箭雨開啟一個缺口,對方的騎兵必定趁機發起沖鋒以擴大戰果。
“強弩陣起!”
隨著大旗急掠,嘹亮勁急的號角聲頓然響徹天地。我軍中央方陣計程車兵紛紛盾牌朝上並有序後移的同時,兩個側翼的強弩手迅速趨前列隊。我軍採取三行輪流發射法,一起一伏,輪流射擊,以確保箭矢源源不絕,攻擊持續有力。
冷冷俯視著戰場,周瑜臉上不著絲毫情緒掠過的痕跡。雙方以遠端武器互相較量,則比拼的一是武器之優劣多寡,二是士兵之作戰素養——後者既包括單兵作戰技能,更包括其相互配合的熟練程度,而二者皆仰仗於平素的刻苦訓練。對於他計程車兵,周瑜顯然信心十足,但……
“程公還沒有到達約定位置麼?”
身後的陳霆在小聲詢問,在得到否定的答複後,呼吸明顯粗重了。偷眼看周瑜,他沉靜如故。再轉目望向已處於膠著狀態的戰場,我緊握馬韁的手卻漸漸有些發潮了。
雙方當然不可能一直這樣僵持下去,當下這種態勢,誰能率先別遣一軍繞到敵陣側後加以突襲,誰便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騎兵強大的機動性使曹仁顯然更具優勢,而按照作戰計劃,此刻,程普本應出現在曹仁後方直插其後肋,並進一步實現對曹仁軍的夾擊、以至包圍。然而,他沒有到!
時間在一點一滴流逝,戰機的喪失與戰場形勢的逆轉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日上中天的時候,曹仁騎兵搶先繞到我軍側後,新一輪的搏殺開始了!
盡管形勢急轉直下,然而周瑜指揮若定,武剛車陣卓有成效地阻擋了曹仁鐵騎一輪又一輪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