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棒打鴛鴦(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也是無意中在一本古書上看到的,不知此人是否真的存在。不過據那古書上記載,蕅益大師七歲開始接觸佛法,十二歲擯棄佛法,研讀儒家經典。二十歲時,父親去世,蕅益大師每日為父親誦唸《地藏本願經》,產生了出家事佛的想法。
此後三年,蕅益大師時感彷徨。有一次在睡夢之中夢見當時鼎鼎大名的憨山大師。蕅益大師向憨山大師請教:“我為什麼這麼法緣淺薄,和大師相見得這麼晚?!”憨山大師說:“這是苦果。你應該參悟苦因。”,蕅益大師醒轉之後回憶夢中情景,歷歷在目,便尋了寺院,剃度出家,師從憨山大師的高徒。
此後幾年,蕅益大師專心坐禪,佛法日漸進益。後母親病重,蕅益大師效法先賢,割肉救母。母親過世兩年後,蕅益大師向南遊方,橫渡蒼茫大海,來到洛迦山上。
後來有一個叫卓左車的人,提出了四個問題,來詰難蕅益大師。卓左車問:什麼是念佛求法門中向上一招的修習道路?怎樣才能夠做到“離四句而絕百非”?什麼是念佛求法的人終極準則?什麼是混淆是非的人腦後一槌?”
“不知蕅益大師如何回答?”主持問道。
林清月笑道:“蕅益大師的回答是:向上修研的佛法,既非禪宗修行法門,也不是淨土宗的修行法門;但它卻又既是禪宗的修行法門,也是淨土宗的修行法門......我們誦唸佛法三昧,如果始終與佛毫無間隙,又何須詢問這些問題呢?”
主持宣了一句佛號,佩服道:“這位蕅益大師佛法竟如此高深。”
林清月道:“據那古書上記載,蕅益大師圓化兩年之後,面容絲毫不見腐爛,頭髮一如既往地生長著。兩年未曾剃削,竟然長可覆耳。焚化之後,牙齒也不曾有絲毫毀壞。”
她之所以知道蕅益大師的故事,也是聽說有些得道高僧圓寂之後屍身可以長久的保持不腐,因為好奇真假特意去查了資料,才知道歷史上竟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
主持方丈道:“林姑娘,老衲有個不情之請,記載蕅益大師生平的這本古書可否借老衲一觀?”
“這本古書在一次走水中毀於一旦了。”林清月遺憾道。
“不過蕅益大師的故事我還記得一些,主持方丈不嫌棄的話,我可以筆錄下來,交給主持方丈。”
主持道:“那就有勞林姑娘了,只可惜如此古書竟無緣得以儲存。”
林清月也遺憾的感嘆了一番,然後對著菩薩拜了拜,走到旁邊,讓小沙彌給她準備筆墨。
古書是假,故事是真,菩薩莫怪莫怪。
“月兒,你剛才說的蕅益大師的故事是真的假的?該不是你編的吧?”秦嫣然湊過來小聲的問道。
“菩薩面前,不打誑語。”林清月裝腔作勢的打了個佛偈,然後白了秦嫣然一眼道:“我要有那本事編出個大師來,還用讓你大哥把觀音像送給我。”
“也是。”秦嫣然道。
看著場中侃侃而談的秦羽,林清月嘆氣道:“嫣然,本來我還指望著用蕅益大師的故事,讓主持方丈給我開個後門,你大哥這一上場我是徹底沒戲了。”
“本來就沒戲。”秦嫣然揶揄道。
林清月不想說話,咬著筆頭瞧著長身而立的秦羽。
謙謙君子、淡雅如風,這樣的男子值得欣賞啊。
“月兒,你瞧那個是不是葉大公子?”秦嫣然碰了碰林清月道。
“哪個葉大公子啊?”林清月道。
“還能是哪個?葉適葉大公子啊。”秦嫣然道。
“看錯了吧,他在軍營勞動改造呢。”林清月不在意的說道。
“你看一眼,我瞧著真的很像,又有點不敢認。”秦嫣然道。
“有什麼不敢認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又不是沒見過他。”林清月道,往秦嫣然指的方向隨意的瞥了一眼,然後下一秒便決定收回剛才的話。
“嫣然,我覺得你說的很對,這個人還真是有點不敢認。”
人群中葉適格外的顯眼,顯眼到林清月只是隨意的瞥了一眼就看到他了。
“他,他怎麼成這樣了?”秦嫣然愕然道。
“是啊,怎麼成這樣了?”林清月也愕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