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久有什麼關係呢?咱們混一口飯吃,吃上賣力氣掙來的糧食,我們這就算自食其力了,我現在倒是對他們頭上的那位將軍越來越感興趣了,究竟是怎樣驚才絕豔、悲憫天人的人物,才能顧及我們這些草民,甚至是草民都不如的乞丐,我們也可以參軍了。”

……

……

而那個被稱作驚才絕豔、悲憫天人的張承正在同餘龍進行交涉,他正在訴說自己的計劃。現在的情況就是張承打算教訓一下這個陶家,餘龍正苦於他的手下鬧軍餉,雖然他苦苦向張家玉請求軍餉,張家玉倒是答應了,也給了一些,倒是實在是入不敷出,而且加上性格比較軟弱的原因,他也不好去說一些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正打算去買一些糧食過來,不曾想張承已經找到他,和他商量著準備進行一些不見光的勾當。張承的意見是讓餘龍佯裝成一股山匪,對外宣稱是通天王的餘孽,這樣也正好對應不久前贛南剿匪的事情。

餘龍表示以及有一點難辦,這樣做的話,萬一被別人知道這件事然後告發出去了,這應該怎麼辦?

張承現在非常無語,都這樣了,你還打算去想一想後果麼?現在朝廷的情況就是,很多人都是陰奉陽違,大都在營私,排除異己,比如何騰蛟、比如人間之屑丁魁楚。

張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就說,如果被別人知道了,那麼也沒有必要擔心,因為現在廣東這邊的力量比較空虛,而何騰蛟雖然勇於任事,但又是一個無能且腐朽的人,他一定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處理這件事情,最後定然不了了之。

而且餘將軍本來就是官軍,如何能夠去苛責?到時候實在是扛不過來,我那邊還有通天王的十惡不赦的犯人,到時候直接拉出去殺了裝一裝樣子,想來張總理那種仰慕豪傑的人士肯定是不會過多責怪將軍的。

然後張承又畫了一張大餅,表示如果伏擊陶家,到時候裡面的糧草,餘龍得到五停,張承自己拿三停,剩下的兩停交給張家玉,這樣的話,想來張家玉都不會說什麼。然後這樣又能夠穩定自己部下,不至於生出什麼亂子。到了最後,如果還是不踏實,送點兒糧草銀子給丁魁楚就好了,這人貪財無比,見到銀子一切就好說了。

這些話把餘龍唬得一愣一愣的,不過聽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之後,餘龍立刻就答應了張承。

事情說完了之後,張承就訴說了當下的情況,比如兵力的部署、商道等等,包括陶家的家丁佈置,這些都是經過黎鳴打聽過來的,正好放在這個時候講出來。這些情報匯總了過來,餘龍就更加安心了,連連對張承表示感謝。張承連連作揖,表示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不值得說出來。

走出餘龍的房子,張承立刻叫來了三位訓導官,詢問了一下他們關於軍隊的情況。

現在張承有了士兵四百人,其中最先加入的三位是他最放心的,而嶽如昆雖然忠義無雙,但是畢竟來得比較晚,張承雖然欽佩他,但是為了照顧李光華、項城和江若水,也就暫時放下了這種心思。

幾個人如實說了一下軍隊的情況,每天的表現都還不錯,沒有出現什麼貪墨的情況,原因就是在於張承後世的單式記賬法,每一筆的進出情況,都盡在眼底,即使是想要貪墨都非常艱難,而且還有不定時的檢查,看一看士兵們吃的東西是不是真正如同賬本記錄的那樣,如果不是,那就需要按照軍法進行處置。

而這種情況對應的軍法就是斬立決,並且財產充公,而且張承還特別規定,直系男丁需要無償為軍營勞作一年,只提供房屋和吃飯。

還有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張承現在的軍營裡面計程車兵大多是用中文版的數字進行代替,因為張承發現了自和問題,那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名字大都具有非常強的重名性,比如百分之八十叫水生、樹生、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之類的,所以用牌子上面的數字代號進行代替。

這樣更加方便管理。

隨後張承又詢問了一下讀書認字的問題,很多都不及格,不是說他們不努力,而是大多數的訓練下來,讀書認字已經沒那個精力了,能夠像李光華和嶽如昆那樣堅持下來的,少之又少。

不過張承還是聽見了一個人,這人叫做蔣宗文,據說他一個字都沒有背下來。

張承想了想說道:“既然他這樣的話,那麼就繼續當一個士兵吧,多多磨練幾年,看他會不會改正。”

然後張承單獨把嶽如昆留下。

喜歡伐清1646請大家收藏:()伐清164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