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籠罩大地,拋荒的田地已經提前給知縣和典吏打了招呼。

那些人原本還想撈一筆,結果看見張承拿出來的親筆信之後趕緊和顏悅色表示這點兒不算什麼,大手一揮,地契立刻就到手,於是張承成了萬惡的地主階級。

不過張承沒有想要獨自佔領土地,在當今的大明,土地是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沒有之一。

因為一塊土地,北方亂成了一鍋粥,而且直接把大明最後的鍋蓋掀翻。

同時,為了這片土地,佃戶可以變成最兇猛的狼,因為這片土地能夠養育他的兒女,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

現在這些土地歸於張承手中,不過賦稅方面張承沒有為難那縣令和典吏,應該給的還是應該給,但是絕對不能有什麼徭役。

……

……

“聽說了麼?千戶大人發土地了,他要把現在所有的土地都分給我們這些佃戶。”一些人在議論寫。張承在公示欄寫了一張公告,一個稍微讀書認字的人念著裡面的內容,大概是如下幾點:

1:每個士兵都可以領取五十畝土地,只是士兵自己擁有。

2:允許土地買賣,但是買賣的最低限度是保留一個人二十畝土地,多餘的可以買賣,二十畝一下,不允許。

3:允許僱傭外面的人來耕作,但是必須到副隊正那裡報備,不報備不允許進來。

4:自己的土地有維護水利設施的責任,也必須維護。

這個政策是張承想了很久才想出來的,套用後世什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根本行不通。南方多雨,但是水利設施非常發達,南方的精耕細作讓土地的水利設施非常完善,然而因為人禍的原因,他們大都廢棄,南方的一些天災,原本可以避免,但是因為水利的原因,生生在南方這種膏庾之地,都有旱災的發生。

且說,他們知道了這個通知之後,一開始根本就不敢相信。天可憐見,在明末只要是誰家的兵能夠吃飽肚子,那簡直就是怪胎,哪個將領不喝兵血,哪個將領不吃兵肉?

當一切不平常的事情都習以為常的時候,原本普通的事情就更加匪夷所思。

什麼?當兵居然能吃飽肚子?

什麼,當兵居然有田產?

天可憐見,太祖皇帝的時候,每一個士兵都有自己的土地。

陳惠兒很不是滋味,她一邊的李麗萍卻跪在地上涕泗橫流道:“青天大老爺!!”

喜歡伐清1646請大家收藏:()伐清164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