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窩棚·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嶺南的天氣如同川劇變臉說變就變,上午還是晴天,下午就下著朦朧的小雨。
小道上是烏壓壓的人,都是新募來的縴夫。別看窮人窮,可是窮人家萬貫,每個人都帶著一堆的東西,鍋碗瓢盆,衣褲鞋襪,一應俱全。
隊伍也是十五個人為一隊,把總兼任軍訓官走在最前面,士兵走在最外邊,中間是他們的家眷,有老人和妻兒,十個隊正領著他們,另外十個隊正在一邊監督。
領頭的自然是孫林、項城和江若水。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走在官道上,沿路都是一些頭上插著草標的人,男女都有,歲數約摸二十歲,後面站著年紀稍大的中年人——估計是賣兒鬻女的。
“大人,平日裡公務繁忙,不如買一個女子過來服侍一番?”一邊的林巖說著。
這件事兒在這個時代很正常,尤其是現在這種亂世,把自己的兒女買了估計比留在自己家裡好一點,起碼能夠活下去。
“不用了,眼下時局嚴峻,更應當以公事為重。”
……
……
張承準備的地方不在衛所之中。新的地方雖然比較荒蕪,但是勝在寬闊,前面還有寬闊的土地和水面,這個地方就是桑浦山。
新地方也沒花多少價錢,把軍營設定在這裡的原因就是有山有水,而且前面就是農田,能夠買到糧食,若是發生危險,還能夠走水路出去,這一點對張承之後的戰略很重要。
走在路上,張承沒有擺出自己的架子,而是和這群縴夫一起走。這群縴夫不愧是東江邊上最吃苦耐勞的一群人,幾天時間走路幾十裡,還揹著行囊,沒有一個人喊苦告累。
“老項,老孫,你覺得這群新兵怎麼樣?”張承看著這群有一些凌亂的隊伍,頗有一些自豪。
“大人,這些人都是在東江邊上做拉縴的活計,體力很好。如今每日吃飽喝足,他們一天行走七八十里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項城和孫林都覺得眼前計程車兵雖然入伍時間不長,但是經過鍛鍊,應該能夠是一支強軍。
張承點了點頭,他覺得自己只要按照後世軍隊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這支軍隊應該能夠趕得上戚大帥的腳步。
縴夫平日裡都一起喊號子,一起拉縴,甚至有時候吃飯都是在一起吃,在團隊性和紀律性上,甚至可能比戚大帥的義烏兵還強一些。昨天進行了一次列隊之後,雖然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但是基本的動作很少有人出錯。
按照方法訓練下來之後,即使是有差距,張承覺得也不會太大。
想起那個幾十年前的偉岸身影,張承心裡就有一種自豪感,這是我們中國人。
“劉春人呢?”張承突然問道。
江若水敬了一個禮說道:“屬下馬上去看。”
“李光華,你們隊裡的劉春人呢?”江若水說道。
“長官,劉春之前還在隊裡,估計是後面落下了,我立刻過去尋找。”李光華是江若水選出來的隊正,張承昨天訓練完之後考察了一下,覺得他憨厚老實,很適合做隊正。
“不用,你維持好你隊伍的紀律就好了,我過去尋找。”劉春此時正在一棵樹下,背後揹著一大堆的鍋碗瓢盆,還有一口巨大的鍋。
“劉春,怎麼落下了?”
“將軍,我……”劉春平日裡憨厚老實,就是嘴皮子不利索,一下子看見張承走了過來,嘴巴頓時結巴起來,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這麼多東西,你背得動麼?”張承說道。
“回大人,就……一口鍋,我還是背得動的。”劉春看著張承前來詢問,更加結巴,周邊的人也紛紛側目。
“你繼續走,咱們一邊走一邊說。你就幾個人,怎麼要用這麼大的鍋?而且鍋碗瓢盆都是成雙成對的,怎麼回事?”張承說道。
“回大人的話,這是我父母的,去歲父母因為沒有糧食餓死了,我想著留著是一個念想,也就沒有丟。若是將軍不喜歡,我……我扔了就是。”
“那你的手是怎麼回事?”張承看著劉春有一些顫抖的手說道。
“大人,這手……是因為走路途中不小心被樹枝掛住了,才……有這樣的傷口。”為了不讓張承不要他,趕緊把自己的胸膛挺起來,腰桿子也挺得筆直。
張承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你過來,把東西給我。”
劉春以為張承要把自己的東西扔掉,戀戀不捨地把自己的東西遞過去,眼睛裡面淚水打轉。
等到劉春放下手的時候,直接把鍋背上,然後拿出一塊布條綁在劉春的傷口處,說道:“受傷了就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你是我的兵,我需要對你負責。
這麼大了,也需要多多長眼睛,路邊的東西看仔細,看清楚,別這麼冒失,這次只是手被劃到了,下次是什麼事情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