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唯她不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a ,最快更新錦繡田園:一品女司農最新章節!
滿殿之人的目光都順著塗淩的動作凝聚在羅雲意的身上,雷戰虎差點兒就要跳起來,還好被葉茗辰給按住了,葉染修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猜不透此時他在想什麼。
“塗淩,此人是我大禹朝的官員,可不是什麼廚娘,朕會把禦膳房的人叫來,你挑一個帶走就是!”孝和帝轉臉一笑說道。
“官員?她不是女的嗎?”塗淩繼續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道。
“什麼?女的?”這一下子眾人關注的目光裡更多了好奇和探詢。
“啟奏皇上,此人真是女子嗎?我大禹朝開國以來可是從未有女子為官的先例,皇上萬不可拿國事體統開玩笑。”宴席之中一位五十歲左右的男子站起來很是義正言辭地說道,作為禦史言官,他的責任就是不讓皇帝走彎路。
“朕是一國之主,豈會拿江山社稷開玩笑,這件事情朕自有分寸,愛卿不必多言!”孝和帝心中一口悶氣發不出,羅雲意到司農司也有大半個月了,他就不相信這幫京裡的官員會不知道她的特殊存在,之前那麼多機會不說,偏偏在太後的壽宴上指出來,分明就是故意想讓他這個皇帝難堪,這幫人都快忘了誰才是他們應該效忠的主子了。
“皇上,臣之職責便是監察君臣有無失德之處,‘盡忠職守’四個字臣作為禦史一定會做到的,還請皇上將此女撤職查辦!”那位禦史一臉正氣地說道。
羅雲意低著頭忍不住一聲冷笑,這人絕對是故意的,前段時間司農司和戶籍司打架的事情知道的人可不少,她這個正五品的司農官雖然沒有大張旗鼓地昭告天下,但想必很多人已經心照不宣地知道了,他們早不反對、晚不反對,非要在太後壽誕上反對,羅雲意不得不惡意地猜想,這幫人今天就是想讓皇帝下不來臺,順便讓太後好好的壽誕變得“更熱鬧”,至於她,不過是個由頭和靶子罷了。
“你笑什麼?”雖然羅雲意的聲音很小,但是耳力過人的塗淩還是聽到了她那一聲冷笑。
這時,只見羅雲意緩緩抬起頭來,一張精緻的臉蛋呈現在眾人面前,席間有不少貴婦更是一驚,這張臉好熟悉!
“嘴長在我身上,我笑這天下可笑之人,怎麼了?”羅雲意淡淡笑著,含著挑釁的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很多人。
“你說誰可笑?!”塗淩眼露兇光地說道。
在船上的時候,他就覺得羅雲意那些人不是等閑之輩,尤其是廚藝精湛的羅雲意,絕對不是個普通的小廚娘,沒想到她還是朝廷的官員,現在想想自己在渺州被人扔進深山,說不定就和羅雲意有關。
“你可笑,他可笑!”羅雲意麵不改色地瞅了眼塗淩,又瞟了一眼那位站起來的官員。
“你知不知道我是誰!”要不是看在羅雲意對自己還有幾分利用價值,塗淩早就用非常規的手段把她囚禁起來了。
而那位禦史大人聽到羅雲意用輕蔑的語氣說他可笑時,眼中冷光升起,氣得鬍子都有些抖動了。
“你是誰我管不著,我只知道我是誰,更知道此刻坐在大殿之上最高位置的那人是誰,你們知道自己是誰嗎?知道他是誰嗎?”羅雲意冷冷地掃了一圈大殿內的所有人,又抬頭看向了孝和帝。
“大膽,你怎麼敢如此對皇上說話!”竟然當眾用“他”指皇帝,站出來的苛禦史一道嚴厲的光射向羅雲意。
“這位大人,你還知道在你面前的是皇上,是九五至尊的帝王,是群臣應該盡忠職守的主子,是蒼生萬民應該仰仗的天子,那你可知道皇上為何明知會被你這樣的臣子為難責問還要堅持封我一個小小的女子為官?你真以為日理萬機的帝王會有那個閑心情和你們開玩笑?臣請皇上不必再隱瞞,就將您為何封臣為司農官的緣由今日廣告天下吧!”羅雲意突然起身很是鄭重地拜道。
孝和帝先是一愣,隨即便明白了羅雲意的意思,這個機靈的小丫頭是把出風頭的事情讓給他這個皇帝了,自己怎好辜負了她一番心意。
於是,皇帝先是輕輕一嘆,顯得無奈至極,但目光炯炯地看向在場的眾人,語氣顯得堅定而果決:“朕為天子,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大禹朝的百姓。苛卿說朕拿國事體統開玩笑,你可知羅卿小小年紀便能種出畝産兩千斤的稻米,短短時間便能種出畝産萬斤以上的作物,你們眼中只能拿來做掃把的黍,她帶著司農司的人卻能改良成畝産千斤以上的糧食,朕是在開玩笑嗎!莫說封她一個小小的五品司農官,只要她有本事,只要她用一身所學造福百姓,造福大禹朝,朕開先例讓她位列朝班又如何!塗淩,朕念在冰堯城城主的情分上可以由你胡鬧幾分,你要禦廚朕可以送你,但唯她不行,羅卿乃是我大禹朝農人之希望,是我朝之棟梁,這個人朕不能送!”
孝和帝此話一出,滿殿皆驚,魏太後更是不敢置信地看了看孝和帝又轉向了羅雲意,她只知道羅雲意在農事上是有幾分本事的,否則也不會得梁老王爺如此看重,只是高産糧食的事情孝和帝之前瞞得很緊,就是魏縱也沒有透露出任何訊息、
眾所周知,司農司那幫司農官別看職位不高,一個個嘴巴都緊的很,想從他們嘴裡知道關於高産糧食的事情,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梁老王爺為皇上尋到了一位在農事上的能人,而且皇上還下旨封那人做了司農官,後來又得知此人竟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很多人在背後都是嗤之以鼻和帶些輕視嘲笑,是真準備看皇帝的笑話的。
“皇帝,你說的可是真的?”魏太後難得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回母後的話,兒臣說的句句屬實,畝産千斤的稻米和畝産萬斤以上的土豆都是老祖宗親自在場種下、收獲的,這個您可以問高侍衛,他最清楚不過了,這次兒臣召羅卿進京就是希望她能帶領司農司的人,為我大禹朝的百姓多研究出一些高産的糧食種子,這段時間羅卿已經帶著司農司的人開始著手改良黍種的事情,羅卿說,只要改良成功,兩三個月後黍種收獲便能達到畝産千斤左右,而且若是改良成甜高粱,上面可以結糧食,下面的杆還可以用來製造飴糖等物,羅卿,甜高粱産糖量畝産是多少斤?”孝和帝轉向羅雲意的方向詢問道,聲音裡滿是君王對臣子的親暱信任。
“回皇上的話,保守估計應是畝産六百斤的純糖!”羅雲意答道。
飴糖不管是在大禹朝還是在其他國家都是非常稀有的東西,一斤上等飴糖可要百兩紋銀不止,而一畝甜高粱的産糖量竟然是六百斤,還保守估計,這不得不讓在場的人震驚的話都說不出來。
現在不止是塗淩,就是其他外邦使節看向羅雲意的眼神都變得炙熱起來,若是自己的國家能有這樣一位農事出色的人在,何愁國家不強盛起來,想想畝産千斤的糧食、萬斤的作物,這真是太有吸引力了,就算不能把羅雲意搶到自己的國家,那也不能給大禹朝留著,否則最後吃虧的會是自己。
那些使節眼中的變化,大禹朝很多的官員都感覺到了,此時他們哪裡還管羅雲意是不是女子,恨不得趕緊把她藏起來,這小姑娘手裡可是掌握著令大禹朝興盛繁榮最重要的本事,只要留下她安心在司農司種田,就像皇帝說的那樣,讓她位列朝班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