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荒地易田(第2/2頁)
章節報錯
“敢問王妃,何為荒地易田法?”任澤賢忙問道。
“所謂荒地易田法,就是有良田的百姓一戶可用一畝好田換十畝荒地,而無良田的百姓,比如流民,則可用十畝荒地換一畝好田,荒地三年無需繳納糧稅,戶部還會以合作租賃的形勢將高産種子送到他們手裡,並且司農司的司農官會教會他們如何將荒地變成良田。”羅雲意對任澤賢笑了一下說道。
“和誰換?”任澤賢又問道。
“自然是和朝廷換,大禹朝各縣鎮可開墾官田,無論是百姓用荒地換的良田,還是用良田換的荒地,到了官府衙門那裡便是官田,由戶部統一管理,這樣一來,只要百姓願意開墾荒地,無論耕地最後是在百姓手裡還是在官府手裡,耕地面積都會不斷增大,這才是荒地易田的最終目的。”羅雲意笑著將自己的想法全都對任澤賢說道。
“羅大人這個想法聽起來十分地大膽,只是你不擔心百姓會無休止的開荒,並且不願意拿來換田嗎?畢竟如果荒地能夠變成良田,沒人願意拿十畝換一畝的,這樣一來百姓手裡的耕田就會急速增加,會不會——”任澤賢有些激動又有些擔憂,他也不明白自己激動和擔憂的具體理由又是什麼,似乎百姓手裡耕田多是一件好事,但又覺得好事過了頭可能會變成壞事。
“任大人不必擔心這些問題,戶部田産司關於荒地開墾會重新提出法令的,而且耕田面積增加之後其應繳納的糧稅以及其他賦稅也會相應增加,現在百姓種田雖能增加收入,但也要思慮再三,另外,對於荒地開墾的畝數和年限,戶部到時候也會做出相應的限制。”畢竟羅雲意打算要奏請皇帝實行的這項荒地易田法針對的不止是普通百姓,還有那些“居心叵測”想要屯田的權貴和財閥階級,她是想要擴大整個大禹朝的耕地面積,但前提是這些耕地要掌握在國家政府部門和百姓的手裡。
“王妃思慮如此周全,這是大禹朝百姓之福,江北百姓的日子看來有盼頭了!”任澤賢很是感概地說道,世間有多少偉岸男兒竟不如眼前這一奇女子,“對了,王妃這項荒地易田法何時能夠實施?”
“這也是我剛剛聽任大人你說起江北百姓之事,臨時才想起來的,具體的方案我估計還要回去再和戶部的其他官員探討探討,然後再把可行的措施拿給皇上過目,等待陛下的決定。”羅雲意笑著說道。
“什麼?剛剛才想起來的?”任澤賢嘴巴微張似是有些不信。
“沒錯,所以這個想法還不太成熟,容我再思慮思慮,如果荒地易田法真的可行,想來皇上也會支援的!”羅雲意笑著說道,這真是她臨時起意。
“荒地易田,我覺得可行!”就在這時廳外傳來梁老王爺洪亮的聲音,然後他和葉染修便走了進來,任澤賢慌忙起身給他們行禮,梁老王爺沖他擺了一下手,示意他不必多禮,然後就在廳內主位坐下,葉染修在他下首也坐了下來,“聽說你在江北又辦了幾件大案,任禦史之名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了!”
“下官惶恐,不過是做了應做之事!”任澤賢連忙又起身朝著梁老王爺的方向謙卑說道。
“為官者只要做了應做之事,便已經是朝廷之棟梁,這些年你做得不錯!”梁老王爺對著任澤賢露出一個贊許的笑容來。
看到這個笑容,任澤賢莫名鬆了心中多年的一口氣,自在豐縣永嶺便得梁老王爺一路教誨,他惟恐自己所作所為令這位老王爺失望,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不敢鬆懈,如今能得老王爺一聲稱贊,與他而言是最大的獎賞和鼓勵。
“多謝老王爺誇贊,下官定會繼續努力的!”任澤賢朝著梁老王爺又是恭恭敬敬一禮。
“嗯!”梁老王爺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向一旁的羅雲意說道,“你剛才說的荒地易田法,我在外邊聽了一個大概,這個想法我看不錯,回頭讓戶部那些官員都到梁王府來,你說個大概的章程讓修哥兒先記下來,這件事情太爺爺給你把關!”
梁老王爺在民間行走的時間、看過的事情可比任澤賢這位禦史要多得多,尤其他還特別重視農桑之事,所以對於下層百姓的情況他老人家才是最有發言權的那一個。
“是,太爺爺!”羅雲意應道。
任澤賢從羅雲意的田莊出來之後並沒有回禦史衙門或者家裡,而是直接去了皇宮,他決定先去探探皇帝的口風,萬一皇帝反對,他也好做出應對之策,或者讓羅雲意也好有個轉圜的餘地。
“你是說荒地易田法?”禦書房內,孝和帝聽任澤賢說起江北之事,又聽他提起荒地易田法,臉上的神色一時讓任澤賢有些猜不透。
“回稟皇上,是的,此法羅大人也是剛才聽臣說起江北百姓生活之艱難才臨時想起的,臣覺得此法甚妙,只要稍加完善,我大禹朝的耕地必定增加急速,如今又有高産種子,何愁糧倉不滿,百姓不富,國家不強!”任澤賢豪情滿懷地激動說道。
“此法朕也覺得甚好,且等戶部拿出章程,朕看過之後再說!”孝和帝臉上喜色增加,只要想到萬裡江山滿是沃野良田,他這個帝王就充滿了雄心壯志。
羅雲意當天晚上回去就口述了一份有關荒地易田法的章程,而葉染修將她口述之語全都轉換成了條理清晰的文字,然後次日清晨送到了梁老王爺手中。
梁老王爺看過之後又在幾處做了修改,等到戶部官員到了之後,眾人又圍坐一起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一直到第二天早朝之前這些官員才從梁王府急急離開,並在早朝之時,將一份完整厚實的《荒地易田法》交到了孝和帝的手中。
這一日的早朝十分地安靜,因為整個早朝孝和帝都坐在龍椅上看那份《荒地易田法》,文武百官站立朝殿之上直到散朝之後。
“皇上會同意這項法令嗎?”散朝之後,戶部的官員聚在一起有些不安地議論起來,整個早朝皇帝不發一語,他們也不知道自己這一天一夜的辛苦是不是有成效,到底是準還是不準呢?
“一項法令的實施哪有那麼容易,咱們還是耐心等著吧!”連梁老王爺都親自過問了,大部分的戶部官員還是認為這項為國為民的法令皇帝會準許的,只是帝王的每一項決策都會比較謹慎罷了。
“那也只好如此了,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