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閤家團聚(第2/2頁)
章節報錯
“五哥,你問這個做什麼?你大婚的時候,我不是都已經給過你兩盞了嗎?”羅雲意不解地問道。
“好東西自然是多多益善,司空弘那家夥猜測,你們蒼氏一門如今已經掌握了玻璃的燒制之法,這幻彩太陽燈又是你師門留下來的,想來具體的製作方法你也是知曉的吧?!”
關於司空弘的這一點猜測羅勇峰很早之前就已經心知肚明瞭,從當初在永嶺羅雲意在山裡發現礦鹽的時候,他就知道他這個妹妹是與旁人不同的,不僅僅是早慧通透,她的身上更有一種神秘感,誰都解不開的神秘感,小時候他還胡思亂想猜她是仙還是妖,後來懂得多了相信她是得了天大的機緣,手裡更有通天的寶貝乾坤袋,便只想著如何保護她的秘密不被發現。
不過現在關於他這位妹妹的“神通”,已經漸漸不再是秘密,她的那些神秘似乎隨著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最合理的解釋,比如那些高産種子,如今就連司農司普通的司農官都能試著培育改良出新品種,比如那些厲害的兵器,羅勇澤帶著工部的人也可以琢磨出聞所未聞的戰車和新武器,比如之前世人從未見過的玻璃,如今市面上也已經在悄悄流傳,說是蒼氏一門的人燒製出來的。
“看來司空家的人都不簡單呀!”羅雲意意味深長地一笑,她這邊剛讓蒼無念在玻璃上做了一點兒小文章,司空家的人就敏銳地嗅到了商機,甚至還讓司空弘透過羅勇峰來套她的話,也真是煞費苦心,“五哥,你以後是從軍還是從商?”
“咱們家都有這麼多人進軍營了,我就不跟著湊什麼熱鬧了,我還是喜歡自由自在地做我的少東家!”羅勇峰別看整日裡東跑西跑的,他現在手裡的鋪子也算是遍佈天下,東南沿海一帶他又新建了好幾家海鮮鋪子,與越王北柳的合作也正愉快地進行著,事實上,羅家五兄弟中他可是最富有的那一個。
“既然如此,那咱們兄妹合作一把?”羅雲意笑著提議道。
“怎麼合作?”羅勇峰眼中一亮,一旁的謝霄、吳寶等人也都來了興致,豎起耳朵傾聽。
“你不是對玻璃感興趣嗎,那我就實話告訴你,我蒼氏一門能工巧匠甚多,這玻璃的燒制之法的確是已經掌握要領了,雖然他們還不能製作出幻彩太陽燈,但是燒製出其他精巧物事卻已經不是難事,不過你也知道,蒼氏一門的門人都是身份低微的工匠,平時賺錢也不多,我這個門主覺得自己很不稱職,想要改善一下他們的生活,所以打算找人合作賣玻璃製品,我們蒼氏一門負責燒制玻璃,合作者負責銷售,合作方式可以另行商談,先說好,公是公,私是私,這次我可不會好說話。”這一次,羅雲意可是要為蒼氏一門的工匠謀福利的,而據她所知門裡的工匠可是遍佈天下,數不勝數的,要養活這些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意姐兒,這單生意你哪怕只給我一成,你五哥我這一輩子都不愁吃喝了,一切你說了算,東西我保準給你賣個高價!”這樣巨大的商機和利潤羅勇峰又豈會放過,更何況這也算是自家人的生意,羅雲意都主動要和他合作了,傻子才會不同意。
“意姐兒,也分我一成如何?謝家雖然鋪子不多,但我在江湖上也算有些朋友和臉面,這玻璃物事不愁賣不出去!”玻璃是個稀罕物,謝霄雖不貪財,但有錢不賺似乎也不是他的作風。
“五妹妹,吳家的實力你是知道的,三成我也吃得下!”吳寶不甘落後地說道。
“物以稀為貴,珍奇的東西若是一下子太多沖擊到市場中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前期我並不打算製作太多玻璃物事,不過你們三位的合作我倒是可以全部考慮,至於要給你們多少,還要看你們各自銷售的能力,具體的事情我可以讓無念來和你們談,現在門裡的事情大多都是他負責的。”羅雲意對羅勇峰、謝霄和吳寶說道。
“好,沒問題!”三人答道,只要羅雲意願意和他們分一杯羹就好。
“意姐兒,我聽說你在庾州開了間收購藥草的鋪子?”羅勇澤見幾人說完了玻璃合作的事情便問羅雲意道。
“大哥也聽說了,庾州那裡土地貧瘠必須改善土質才可以提高糧食産量,不過種植一些草藥卻是非常適合的,我讓司農司的人去了庾州幫助那裡的百姓改善當地的土質,項爺爺也讓他的兩個徒弟隨行去教當地百姓種植草藥,庾州是錢賬房的老家,為了鼓勵百姓種植草藥,我就讓他在那裡開了間鋪子收購草藥。”羅雲意對羅勇澤解釋道。
“你打算把那些收購上來的草藥怎麼辦?再賣給其他的藥商嗎?”羅勇澤又問道。
“到時候看草藥的情況,有可能我會二次加工之後再賣出去,比如製作成藥丸、藥粉、藥片或者藥酒再賣出去,大哥問這些藥草是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羅雲意看著羅勇澤問道。
“也沒什麼,其實軍營裡很缺乏這些,我在想到時候你那些藥材能不能送一些到軍營裡!”羅勇澤笑著說道。
“大哥,這個我已經想到了,不過現在庾州那邊才剛剛開始,到底種植草藥的收成如何現在還不好說。”羅雲意說道。
“嗯,那這件事請就以後再說吧!”羅勇澤也說道。
幾人在納涼閣內又說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話,想著羅勇霆剛剛當爹,肯定想多陪在自己妻子和孩子們的身邊,於是羅雲意和葉染修他們就先各自回府了。
梁老王爺聽說羅家添了一對兒男丁,也很是高興,當即就讓長風送了禮物來。
三日後,羅府大宴賓客,京城裡幾乎所有的權貴、大小官員都齊聚羅家,賓客們的馬車將街道都堵得水洩不通,宴席連擺三日才將所有的賓客都宴請完。
又過了幾日,京城上空飄散的喜氣還未完全散去,一封有關大禹朝南方水患的加急奏摺就被送到了孝和帝的龍案前。
入夏以來南方各州暴雨連天,沿海颶風掃城,好幾座州府都成了水城,受災百姓不計其數,死亡人數每時每刻都在急速增加,災情危急,刻不容緩。
“眾愛卿可有良策應對此次水患?”朝殿之上,孝和帝看著滿朝文武問道。
“啟稟皇上,救災的錢糧戶部已經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南方各州縣,隨行的還有禦醫院的禦醫,另外兵部也派了五萬人馬前去救助百姓。”丞相韓信祖率先站出來對孝和帝說道。
“戶部和兵部做得很好,不過加急奏摺上說城內積水嚴重,百姓現在根本沒有落腳之地,洪水退去怕還是要很長一段時間,林巖,你們工部可有想到解決之法?”孝和帝將目光轉向了工部尚書林巖。
林巖立即站出來說道:“啟稟皇上,工部這幾年一直在各地挖渠、修堤,興修各種水利工程從不敢怠慢,南方受災幾州多山脈高嶺,而且江河眾多又不相連,所以在夏季水患到來之時才會造成淹城的危險。目前臣等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只能等水患退去,再多挖溝渠通水路,加固堤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