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後!”孝和帝奔到馬車前才停下急促的腳步,然後朝著馬車內殷殷望著。

此時坐在馬車內的魏太後心頭一顫,眼瞎之後她的耳朵更為靈敏了,剛剛馬車停下來之後,她就聽到了自己兒子激動驚喜的腳步聲和呼喊聲。

七年未見,她在羌吳國的邊城小村落雖然一直過著困苦艱難的生活,但是她從未想過要放棄回到大禹朝,如今她終於回來了。

負責護送魏太後的葉昱見到孝和帝一行人近前的時候便已經勒馬停下,他親自掀開馬車簾扶著魏太後走下馬車。

“母後!”孝和帝一跪,除了魏太後,所有人都跪了下來,“是孩兒不孝讓您受苦了!”

“我兒快起,我兒快起!”雙眼失明的魏太後伸開雙手摸索著往前慌忙伸去,正好摸到了孝和帝的發頂,然後激動地一把把他攬在懷裡,他們母子已經很多年沒有如此親近過了。

孝和帝被魏太後抱得一愣,隨即眼中閃過狂喜,自從明王之死案件發生之後,魏太後對他這個親生兒子就有諸多猜忌,他雖委屈時心中也有抱怨,但從未對魏太後有過恨意,這是賜予他生命的生身母親,對她,他永遠只有敬重和寬容。

“母後,這些年在羌吳國您一個人是怎麼過來的?您的眼睛——”孝和帝看著眼前布滿風霜的蒼老容顏,忍不住流下了淚水。

魏太後卻是溫和一笑,拍拍孝和帝的手反而安慰他道:“母後沒事,母後這條命硬著呢,意姐兒呢?快,快讓母後看看她!”

當魏太後見到高大寬和郭遊、塗淩三人時,心中最欣喜的竟不是自己要回大禹朝了,而是聽到了羅雲意再一次死而複生的訊息。

“意姐兒,意姐兒!”孝和帝轉頭沖著百官裡的羅雲意喊了兩聲。

羅雲意站了起來,疾走到魏太後的面前,然後跪拜道:“太後娘娘!”

“意姐兒?”魏太後聽得出眼前的聲音並不是七年前她熟悉的那個聲音,不過從高大寬嘴裡她已經知道羅雲意當初在十裡荒漠中並沒有真的咽氣,而是被她的師叔及時救下,經過一番“脫胎換骨”,才於一年前回到了大禹朝,如今更是成了戶部尚書。

“太後娘娘,這些年您可還安好?”羅雲意也有些淚眼濕潤地看向眼前風華不在的老人,七年的時光將她從大禹朝最尊貴的人變成了這世間最普通的老婦人,那雙無神的眼睛更令羅雲意記起在巴雅密室裡的一切。

“好,哀家很好,你活著更好,來,讓哀家好好摸摸你!”當初懷抱著羅雲意漸漸冰涼的身體,魏太後的心也一點點變得絕望,她的人生被巴雅設計了幾十年,她的子孫還在這種設計旋渦中沒有掙脫出來,所以她絕對不可以死,巴雅是死了,但她摧毀大禹朝的計劃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她的一個兒子已經受盡苦楚死在了異國,另一個兒子和他的江山說什麼她也要守住,這七年來支撐她活下來的信念便是滿腔的恨意和不甘。

“是!”羅雲意又往前挪動了一步,此時孝和帝和王皇後已經站了起來,魏太後正好彎腰便能摸到她的臉。

摸著眼前溫熱的女子身體,魏太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只要羅雲意還活著,大禹朝的百姓就還是有希望的,七年前眼前的少女救了她一命,七年後不管是為國為民還是為了報還這救命之恩,她都會好好護住眼前的人。

“意姐兒,扶著哀家回宮!”魏太後雖然雙眼無神,但她說出口的話鏗鏘有力。

羅雲意微微一愣但還是站起來扶住魏太後的一隻胳膊,兩個人走在最前面,帝後和百官緊隨其後。

消失近七年的當朝太後重新歸來,這在大禹朝自然會引起巨大的反響,孝和帝更是大赦天下,還在宮中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宴會。

在宮宴之上,魏太後親自宣佈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從皇家寺廟迎回明王的骨灰葬在皇陵,第二件事情便是將羅雲意從清平郡主封為皇家清平公主,賜封地刻州、房州兩地,而且“十年不交稅、百年不加賦”也從永良郡一個小小的郡縣變成了兩個州。

羅雲意之前救過魏太後的命,再加上刻州、房州兩地也不是什麼繁華富庶的好地方,所以百官也沒有反對魏太後和孝和帝做出的這一決定,只是在明王的骨灰該不該葬在皇陵的問題上引起了爭議。

這天早朝之上,丞相韓信祖第一個說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啟奏皇上,如果只是明王一個人的骨灰葬在皇陵自然無可厚非,但其中還有兩位旁人,更有一位是羌吳國的女子,臣以為還是葬在別處比較好。”若是隻有羅家那位三爺,韓信祖也不會太過反對,但骨灰之中還有一位羌吳國的公主,這個異族人怎麼能葬在大禹朝的皇陵之中呢,絕對不可以!

“啟奏皇上,微臣覺得丞相所言甚是,絕對不能讓一個異族公主葬在我大禹朝的皇陵之中!”又有官員站起來說道。

“是呀,皇上!”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道。

當然,也有一部分官員表達了另外一種看法,比如吏部尚書便站出來說道:“啟奏皇上,微臣以為明王乃是齊王之父,究竟應該把明王葬在何處,是不是應該詢問一下齊王的意思?”

“皇上,微臣也認為這件事情應該招齊王進京詢問後再下旨厚葬,哪有父葬子不在的道理。”一位附和吏部尚書的官員站出來說道。

這些人的話讓高高坐在龍椅之上的孝和帝也變得為難起來,事實上,當初他就預見了今日朝堂之上的情形,所以才把明王的骨灰暫時安置在皇家寺廟之中。

這一次,魏太後回宮,說什麼也要把明王的骨灰葬在皇陵,孝和帝並不想違逆魏太後的意思,所以他一時也有些作難,或許應該把明王的兒子齊王葉黎軒叫回京城問問看。

只是,想起在西北日益強大的齊王勢力,孝和帝心裡又有了另一層擔憂,現在的葉黎軒早已經不是當年心思單純的少年,這位“西北王”短短幾年就已經將西北七州控制在自己手裡。

說起來,孝和帝心裡並不懼怕當初深受先帝和太後寵愛的明王,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弟弟明王並沒有稱帝之心,而如今的齊王葉黎軒卻讓他看不透,這個侄兒是有野心的。

早朝之上孝和帝並沒有問羅雲意的意見,畢竟這件事情還牽扯到羅家人,但下朝之後魏太後卻把她召進了自己的宮中。

“朝臣們是不是又為此事鬧翻了天?”魏太後穩坐在鳳榻之上,臉上的表情很鎮定,對於朝殿上的情形似乎早已經預料到了。

“是的,太後娘娘!”羅雲意回道。

“哀家不是和你說過了,就和祁哥兒、修哥兒他們一樣,喊我皇祖母就可以了。”魏太後臉上露出了淺淡的笑容,“意姐兒,你也認為哀家不應該把自己孩子的骨灰葬在皇陵嗎?”

“皇祖母,您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對,明王是大禹朝的王爺,他一生為大禹朝百姓鞠躬盡瘁,死後葬在皇陵也是符合皇家禮法的。再說,我三叔還有那位羌吳國的公主也都是為了大禹朝為了明王而死,黃泉路上三人為伴,明王也不寂寞,雲意只有一件事情想要求皇祖母答應。”羅雲意看著魏太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