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想不起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到底是見識淺薄的女兒家,還愛記仇,不過是皇上趁她不在將杜衍正幾人早做安排,又在稻種分成和郡邑的事情上擺了她一道,她就和皇上鬧起了小性子,打造抽水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她竟然推三堵四的,實在是不應該。
“丞相這話從何說起,下官一直在為皇上、社稷、百姓盡心盡力,戶部的事情更是親力親為,我不敢說自己是多好的一個官,但我至少沒有愧對自己身上的這身官服。但公是公,私是私,為官者若是公私不分,才是真正誤了君王社稷的大事。再說,我的東西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想一個抽水機我都頭疼了好多天,現在忘了也是正常。”羅雲意淡淡回道。
“皇上不是已經封了你為清平郡主,還是大禹朝第一位有郡邑的郡主,你這還不滿足嗎?”人心不足蛇吞象,韓信祖覺得羅雲意要求的有些多了。
“丞相大人,這郡主封號和郡邑皇上若是願意收回去,我正求之不得,還有這戶部尚書也可一併拿了去,反正我對做官沒什麼興趣,嫁了人,相夫教子過悠閑的日子豈不是更好!”羅雲意聲音有些冷地說道。
這幫人還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難道這一切都是她主動要求的嗎?她不過是做到“盡職盡責”四字而已,至於不在她職責之外的,她收取相應的利息為什麼不可以!
“好了,好了,羅愛卿莫要生氣,韓丞相也是為朕分憂,朕知道這段日子你作為戶部尚書辛苦了,這郡主的封號和郡邑朕已經給了你,豈有收回的道理,朕也知道愛卿你心裡有委屈,這樣吧,城南的皇家田莊朕賜給你做嫁妝,另外再準許你開一家制糖坊,如何?”孝和帝打著商量說道,要是羅雲意真扔下這一切不管,最後吃虧的還是他這個皇帝。
“臣多謝皇上賞賜,如果皇上肯答應永良郡十年不交稅,百年滋生人丁不加賦,說不定這圖紙臣就想起來了,又說不定一時想得多了,連抗洪抗旱的大型抽水機都能想起來了!”羅雲意故意揉了一下太陽穴說道。
“什麼?十年不交稅,百年不加賦?!”羅雲意這話一出口,群臣就開始議論開來,孝和帝都忍不住皺了一下眉頭,不過他卻被羅雲意最後一句話說得動了心。
“皇上,此事萬萬不可答應!”韓信祖第一個出聲反對,若是開了不交稅、不加賦的先河,以後各州府豈不是要跟著鬧起來。
“丞相大人先別急,眾所周知,刻州永良郡是個人口極少的窮地方,十年交的稅加起來可能還沒京城一個縣一年交的多,至於滋生人丁不加賦,丞相大人可能不知道,刻州百姓的人口一直是往外遷居的多,幾百年滋生人丁的總數還沒有別的州十年新增的人口多,整個大禹朝所有州裡刻州的人口怕是最少的了。”此時,林巖突然站出來說道。
“回稟皇上,臣也聽說刻州那個地方是窮山惡水之地,每年朝廷都要撥發一定的銀兩救濟當地的百姓,永良郡山多地少,人口就更是稀少了,皇上倒不如考慮一下!”大學士年乙庸也站出來說道。
“皇上,臣弟覺得年大學士說的不錯,羅大人說的這個條件答應也沒什麼!”參與早朝的旻王也站出來說道。
“啟奏皇上,臣也覺得此事萬萬不可!”也有官員選擇站在了丞相韓信祖一邊。
不一會兒,滿朝文武就分成了三派,一派認為皇帝應該答應羅雲意的要求,一派認為皇帝不應該答應,另外一派保持中立不發表意見。
孝和帝也有些猶豫了,說實話他很想答應羅雲意,但又隱隱覺得一旦答應了自己說不定會後悔,可不答應羅雲意怕是真的不會把圖紙拿出來。
最後,他將目光轉向了原本中立一派的任澤賢,問他道:“任愛卿,你覺得朕該不該答應?”
任澤賢微微抬頭看了一眼孝和帝,然後恭敬行禮說道:“啟奏皇上,臣相信皇上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國家社稷和黎民百姓,所以無論皇上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臣都明白您的苦心,相信其他大人也都是如此想法。”
孝和帝一聽就笑了,任澤賢這是讓他這個皇帝自己拿主意,同時又給了他一個臺階也堵住了其他官員的口,不過這可不是他想從任澤賢嘴裡真正聽到的話,於是說道:“任愛卿,你何時也變得這麼會說話了,朕要你說該不該讓永良郡十年不交銳,百年不加賦!”
“回稟皇上,臣做巡查禦史時曾到過刻州去過永良郡,每年朝廷會撥發三十萬兩銀子救濟永良郡當地的百姓,但永良郡一年上交的賦稅竟不足十萬兩,如果清平郡主的郡邑不再需要朝廷的救濟,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就是對朝廷最大的貢獻了。”任澤賢對孝和帝說道。
雖然任澤賢沒有明確回答孝和帝的問題,但是他的話在場的都聽明白了,永良郡那個窮地方,三年的賦稅還比不上朝廷一年的救濟,只要永良郡不再要朝廷的救濟,十年不交稅還真是沒什麼。
“清平郡主,你覺得任禦史說得方法如何?只要你永良郡不再需要朝廷的救濟,那朕便可以答應你所說的十年不交稅,百年滋生人丁不加賦!”此刻,孝和帝沒把羅雲意當成戶部尚書,而是作為永良郡郡邑的封主來問的。
“只要皇上答應臣的要求,臣的封邑便不再要朝廷的救濟!”羅雲意抬頭看向孝和帝,目光堅定地說道。
“好,朕答應你!”孝和帝終於做出了決定。
就這樣,刻州的永良郡成為大禹朝歷史上第一個十年不交稅、百年不加賦的封地,而因為羅雲意這位郡邑的封主,永良郡的百姓即將迎來他們以及他們子孫後代幾輩人的顛覆性改變。
早朝散後,羅雲意特意拉住了任澤賢對他道謝,要不是他的那些話,孝和帝說不定就會拒絕自己的要求。
“羅大人不怪我建議皇上把每年的救濟銀子給你的郡邑停掉?”任澤賢唇角露笑地看向羅雲意問道。
“這有什麼可怪的,我奇怪的是為何永良郡每年都會有朝廷撥發的三十萬兩的救濟銀子?任大人知道嗎?”大禹朝每年需要銀子救濟的地方可不少,羅雲意不解的是永良郡怎麼年年都有三十萬兩呢?!
“羅大人作為戶部尚書,應該很清楚朝廷每年救濟銀子的去向,真不知道永良郡為何年年都有三十萬兩?”任澤賢笑得有些神秘。
“不知道!”羅雲意搖了一下頭。
“羅大人今日回府之後不妨去問問你的外公,我想他應該知道答案的!”任澤賢說完便笑了一下走了。
她外公?永良郡難道真的和她外公林洪文有什麼牽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