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想開書院(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和你一起進宮吧,正好我也有些事情要面見聖上!”得知羅雲意想要進宮,葉染修便對她說道。
於是,兩個人提著一個食盒進了宮。
孝和帝得知羅雲意的來意之後,立即派人去調查駱臨和主考官之間的事情。
“皇上,臣能不能再跟您要一個恩典?”羅雲意笑嘻嘻地看向孝和帝問道。
“什麼恩典?”孝和帝覺得她此時的笑容透著“狐貍的狡猾”。
“殿試結束之後,我們戶部會再舉行一場考核,考試透過者會成為戶部的編外人員,由戶部每個月發放其俸祿,臣還打算開間農事書院,專門培養一批專攻農事的人才。”戶部可用的人才少,司農司可用的人就更少了,從長遠來看,羅雲意決定培養一批農事專業人才。
進京的這些學子們或許現在比不得有經驗的老農會種田、懂農事,但他們都是年輕人,讀書學習的能力比較強,只要稍加引導,對大禹朝的農事肯定會有所貢獻。
“你要再考試?還要開書院?”孝和帝被羅雲意提出的這個“恩典”意外嚇到,他這位新戶部尚書還真是什麼都敢想、什麼都敢幹!
“回皇上話,臣的確有這個意向!”羅雲意回道。
“羅愛卿,你要為戶部網羅人才朕不反對,只是開辦書院可不是小事,你可想好了?”孝和帝看著羅雲意問道。
“回皇上話,臣想好了,如果朝廷不適宜出面,臣會以老祖宗的名義開辦一家農事書院,凡是對農事有興趣的學子都可進入這間書院學習。”羅雲意說道。
“也好!”孝和帝點了一下頭,羅雲意剛接手戶部,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不過她決定要辦的事情,孝和帝還是很支援的,“朕會下一道聖旨,讓舉子們暫時不要離京,無論能不能高中殿試之後都可自願參加戶部的考核。”
“臣多謝皇上!”別管到時候有多少人來參加,羅雲意都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羅雲意從宮裡出來之後,先和葉染修一起去了梁王府,然後轉道去了東街林家。
“意姐兒,挑選官員並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戶部的官員,無論是軍需司還是財濟司,甚至是以往最不被看重的司農司都是有利可獲的,有些人也許一時受得了誘惑,但是當金山銀山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可能就會忘了做官的本心。”論起做官林洪文這位前丞相最有發言權,而且當年他採取的方法和羅雲意差不多,所以他門下的“學生”很多,但最後與他離心背叛他甚至落井下石的也不少。
“外公,您說的我都明白,其實從古至今,無論哪朝哪代都少不了貪官、壞官,同樣也會有清官、好官,這都是人心和環境決定的。我的出發點本就簡單,就是想給戶部多留住幾個可用的人才,多給大禹朝的百姓培養幾個有本事的司農官,至於其他的,我沒有想那麼多。”羅雲意給駱臨這樣的舉子機會,不是讓他對自己感恩戴德的,而是不希望看到有才學的人就這樣被埋沒,她只想舉賢薦能,人盡其才。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外公現在能幫上你的不多,我那些為官之道怕也是不適用與你,不過你要開書院,外公倒是可以幫上一些小忙。”林洪文笑著說道。
“外公,就是您不說,我今天也是來請您出山的,我想請您擔任這間書院的山長,想請舅舅擔任其中一門課業的老師。”舉賢不避親,羅雲意打算以梁老王爺的名義開這家農事書院,但是山長的職務她打算交給林洪文,而且梁老王爺剛剛已經同意了。
“我做山長?”林洪文有些訝異地看向羅雲意,林明輝也是一臉驚訝。
羅家的冤案雖然平反了,但林家當年的確做了不少壞事,所以孝和帝因著羅雲意的關系免了林洪文在永嶺的流放之罪,讓他成了良籍,但即便這樣他和林明輝現在和普通老百姓並沒有什麼差別。
“外公,您連一國之相都做得,不會連一院之長都做不來吧!”羅雲意笑笑說道。
“哈哈,外公倒是沒什麼問題,只要你不擔心這書院被人亂說閑話就好!”林洪文笑著說道。
“外公,您只要不怕,我就什麼都不怕!”她連大禹朝的尚書都敢做,還有什麼不敢的。
“好,那外公就先替你做做這一山之長!”這次林洪文倒是沒有推脫,無論如何作為自家人他得支援羅雲意,“另外,外公再向你舉薦幾個人,說不定對你這新書院會有用!”
“那就多謝外公了!”羅雲意高興了,還以為要多來幾次勸說林洪文呢,沒想到他這麼快就答應了。
“對了,意姐兒,這書院你準備建在何處?”林明輝問道。
“葉染修剛才對我說,城南千覺寺不遠處有一間荒廢的書院,找人重新修建一番就可以再使用,他已經派人去把那裡買下來了,到時候我會讓蒼氏一門的人重新把這個地方修建好。”羅雲意笑著說道。
“城南?我記得十多年前那裡有一家白虎書院,因為當時的山長和幾名學子捲入一宗殺人案而被朝廷關閉了,地方倒是不錯!”林洪文對於羅雲意說的這間荒廢的書院還有些印象。
羅雲意決定過兩天有時間她就去城南千覺寺一趟,看過那個地方之後,她才能規劃新書院的具體樣子。
到了第二天,舉子駱臨聽說為難他的那位主考官已經被替換下來了,新的主考官大人讓他按時參加第三場考試,他對“唐五”的身份就更好奇了。
二月二十九,第三場會試結束之後,皇帝下了一道聖旨,凡是在京的舉子文人都可自願參加戶部編外人員的考試,合格者會被戶部留用,由戶部發放其俸祿。
此聖旨已下,不止舉子中間議論紛紛,就是文武百官也都有些坐不住了,丞相韓信祖更是急急找到了孝和帝。
“皇上,您重用羅雲意老臣無話可說,可您不能任由她胡來,說到底她只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參與政事本就有違禮法朝規。皇上,您若是允了戶部另選人才,對於其他高中的舉子豈不是不公平,再有其他各部若是有樣學樣,大禹朝的朝綱豈不是亂了!”韓信祖帶些怨氣地說道。
一個小小的女子竟把大禹朝的朝堂攪得雞犬不寧,皇帝還聽之任之,他這個丞相絕對不能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