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以海養民(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人快馬而行到了葉染修暫住的府邸前院正廳內,小廝非影端上熱茶便退了出去,平時這府裡除了葉染修這個不常回來的主子,就只有三個下人,一個是他,一個是守門的非凡,還有一個是老廚娘祁婆婆。
“錦之,你有什麼事情想和我們說?”三人坐下之後,羅雲意看著北柳問道。
“我剛剛查到東南王勾結海上好幾座海島的海盜,他們準備在東南一帶製造混亂,尤其是想趁著此次雪災煽動百姓造反!”北柳看著兩人說道。
羅雲意微微一驚,但她看葉染修臉上並沒有震驚之色,想來他也早有察覺。
果然,北柳見葉染修表現得很平靜,便看著他問道:“你早就知道了?”
“是的,我還知道海布國的內亂正是東南王搗得鬼,其實,他就是造成海布國滅國的罪魁禍首,現在佔據那座島的海盜都是他的人。”葉染修說出來的話倒是讓北柳露出訝異之色,不過他很快就恢複了正常。
“我早就懷疑海布國的事情和東南王有關,只是一直找不到證據證明罷了。”國仇家恨,北柳是不打算放過東南王的。
“東南王居心叵測,他真的想要造反嗎?”羅雲意這段日子聽葉染修和梁老王爺他們談到東南一帶的局勢,對於幾乎掌控整個東南沿海一帶的東南王有著極為特別的印象。
“就算他沒有稱霸天下之心,也有自立東南之意,這幾年對於朝廷的詔令,東南王一直不太聽從。”
在葉染修看來,東南王便是東南沿海一帶的“土皇帝”,他擁兵自重,明明是沒有封地的異姓王爺,卻把東南大部分的土地掌握在他的手裡,不僅如此,東南的官場也在他的權利壓制之下,當年東南遭災朝廷撥發的救災銀糧全都被東南王據為已有了,東南百姓怨聲載道,孝和帝派了不少人來東南想瓦解東南王的勢力,只可惜猶如石沉大海一般,那些人不是被東南王害得不知所蹤,就是被東南王用功名利祿給收買了。
“既然如此,就在他沒來得及行動之前,咱們把東南王府給辦了不就行了!”羅雲意覺得最不能拖的便是這件事情,既然東南王是危害東南百姓的毒瘤,那就快刀斬下,把這毒瘤給割掉,雖然會很疼也會流很多血,但總好過它繼續危害大禹朝。
“滅掉一個東南王府容易,但牽一發而動全身,東南王在整個東南牽連的人甚廣,怕是不太容易!”北柳籌謀了好幾年,但收效甚微,這次要不是葉染修出面幫他,他可能還繼續被東南王掣肘著。
“東南王之所以能稱霸這麼多年,他所依仗的無外乎兵、盜、官、錢四樣,其中‘官’最不用擔心,一旦東南王府出事,那些依附東南王而生存的官場中人很快便會樹倒猢猻散。”羅雲意之所以這樣說,除了從人的本性出發之外,還因為她外公林洪文的親身經歷。
當年林家顯赫之時,大禹朝的官場幾乎都在她外公掌控之下,可一旦林家出事,那些人撇清的比誰都快,落井下石的更是不少,東南王在官場一道上可比不上她的外公林洪文,所以到時他的下場只會更慘。
“意兒,你接著說!”或許是旁觀者清,葉染修覺得羅雲意說不定能給他們出個解決東南困局的好主意。
“東南王就算擁兵自重,但真正屬於他的兵士只有東南王府的府兵,其他軍中將領若是沒有皇上的命令,是不能隨意出兵的,否則便是造反,更何況葉染修你現在在東南已經掌兵百萬,就算有人想要跟著東南王謀反也要掂量一下,如果你能想辦法斷掉東南王與軍中之人的聯系,那麼就相當於砍掉了東南王的一條臂膀。至於海盜,他們圖謀的不過是金銀糧食等生存之物,想來東南王也是利用這一點才與他們結盟的,如果能想辦法讓他們窩裡反,咱們再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說不定把東南王的這條臂膀也給他砍了,至於錢,東南王銀子的來源主要是什麼?”羅雲意看向兩人問道。
葉染修和北柳聽過羅雲意的話後全都陷入到自己的思緒中,事實上,羅雲意說的這些,他們幾年來暗中一直都在籌謀,而且已經初有成效。
“是海鹽!”葉染修和北柳異口同聲地說道。
“那就想辦法斷了他的財路!”羅雲意語氣果決地說道。
東南王在東南一帶已經經營很多年,南家在此地的關系可謂是盤根錯節極為複雜,現在負責整個南家生意的便是南培林,這位南家三少雖然喜歡女色,但為人精明陰狠,又極有心計,那些東南鹽商對他可是怕得很。
“南培林不是個好應付的角色,在商道上能和他鬥心眼的現在可不多!”作為南家的女婿,對於南家的所有人北柳都知之甚多,尤其是南培林。
“不多不代表沒有,我覺得我家五哥就是個不錯的人選,而且還有我這個幕後軍師,我就不相信我們兄妹兩個還鬥不過一個南培林!”如果不是要照顧梁老王爺還有司農司的事情要忙,羅雲意都會親自出面收拾南培林那個家夥了,可她年前還要帶著梁老王爺回京,而且還可能轉道去一趟永嶺,她在浮州留的時間不多了。
“意兒,東南的事情交給我就好,等到過幾天浮州官道上的雪化一些,我就命人送你和太爺爺回京!”葉染修不打算讓羅雲意過多參與東南這邊的事情,她還是留在京城比較安全。
“好,不過我還是覺得我五哥是個不錯的人選!”羅雲意說道。
“說曹操,曹操就到”,三個人正說著話,守門的非凡來報,說是有位羅公子來了,不一會兒,羅勇峰就笑嘻嘻地走了進來。
“五哥,眉橋鎮那些流民的事情辦妥了?”見到羅勇峰之後羅雲意便問道。
“哪有這麼快!”羅勇峰坐下之後說道,“你想在眉橋鎮建第二個希望村,銀子倒不是問題,不過這地契在縣衙不太好辦!”
“怎麼會不好辦?”羅雲意覺得很奇怪,在大禹朝一向是有銀子就能買到土地的,當年在豐縣的時候地契可是很快就辦好了。
“當地的縣令說了,凡是購買一千畝以上耕地的都要來府城辦地契,而且還要蓋上東南王府的印章,我可是頭次聽說買地要蓋王府印章的。”羅勇峰說道。
“東南王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勢將東南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他手裡,只要蓋上東南王府的印章,每年交租或者上交稅糧的時候,無論是稅銀還是稅糧最後都到了東南王手裡,府衙只能分到極少的一部分。”北柳對羅雲意進一步解釋道。
“東南王膽子也太大了!”羅雲意覺得除掉東南王是勢在必行之事,而且刻不容緩,否則東南一帶的百姓是不會有好日子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