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鎮,是汶源最早有人定居的地方,居住歷史超過兩千多年。

解放戰爭期間,粟裕曾在這裡指揮過著名的吐絲口戰役。

汶源市整體多山地少平原,其中口鎮這邊平原面積算是比較集中的了。

這裡,當年可是整個汶源市最繁榮的地方了。

這所以稱為吐絲口,因為當年這裡曾經是四方交通匯集的要道,是到省城或者去滋城的必經之路。而且,這裡養蠶賣絲線的很多。

千年古鎮,自然有文化沉澱,這裡的特產在整個汶源市也是名聲大響的。

林強開著車,帶著林長河等人,一路來到口鎮街上,便到朱家方火燒熱豆腐店。

口鎮方火燒,也是一道特色小吃。

口鎮方火燒和範鎮油酥火燒,雖然都叫火燒,但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小吃。

口鎮方火燒,是死麵火燒,就是直接用涼水和麵,揉成麵糰,再趕成方形,放在火燒爐子裡面烤熟之後,便可以吃了。

而範鎮火燒,則是三合面揉團,趕成圓形,放在火燒爐子裡面烤熟。

何為三合面呢,就是發麵、死麵和燙麵三種面,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面。

看著方方正正的火燒,林長河笑呵呵得對林強說道:“強子,這也叫火燒?這也太不像了。”

雖然自己大伯年紀大了,但是牙口還很好。

而吃這個死麵火燒最重要的一點,牙得好。

要不然,咬不動。

“大伯,這是口鎮特產,方火燒,搭配這個熱豆腐,還有渣子肉,口鎮鹹菜,真真的好吃。而且啊,大伯,這個方火燒,特別有嚼勁。”

林強說著,嘎嘣要了一口方火燒,大口咀嚼起來。

到了這條街上,林強給大家一人買了兩個方火燒,一人一碗熱豆腐,然後還買了一大盆渣子肉,放在中間。

這種特色小吃,雖然店面不大,但是一打聽,都是一兩百年曆史的。

方火燒熱豆腐,是口鎮街上地道的地方小吃。

看著林強大口吃起來,大家也都津津有味得吃起來。

吃個火燒,就跟啃骨頭一樣,找誰說理去。

吳波老婆奮力的咬下一口,皺著眉頭咀嚼著。

這渣子肉,又叫剔骨肉,就是從豬大骨頭上剔下來的貼骨肉,也很有嚼頭。

夾一塊渣子肉,蘸著韭菜花,那味道,簡直了。

最後再來上一口熱豆腐,滿嘴裡面都爆開了。

沉亮大口吃著,問道:“強子,你怎麼還知道這個地方的啊?”

林強忙說道:“我同學全汶源的都有,哪裡有什麼特色小吃,我都知道的。”

沉亮他們完全沒有懷疑,讚歎得說道:“看到沒有,還就是得上學啊。”

吳波笑著說道:“表弟上完高中,全汶源的情況就都瞭解了,要是上完大學,那麼全魯省的情況就都知道了。”

林強則連忙擺手:“汶源的面積小,當然好摸清了,全魯省這麼大,怎麼可能摸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