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這很合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一亮,林長海便帶著村裡六個農婦到山上背松針去了。
野狼溝小學這邊,上午十點,林強拿著耙子,在蕩著鋪散在地上晾曬的松針,思考著雞舍取暖的問題。
“東牆和西牆邊上各扒開一個洞,然後泥一個爐口,爐口接一條火道給雞舍裡面取暖。燒煤好還是燒木頭好呢?”
取暖大體的思路林強已經有了,那就是修火道,原理跟土炕取暖差不多。
不過,又增加一筆成本。
林強手裡只有五千塊錢的本錢,還是借的自己大舅吳秀濤的。
這五千塊錢,到今天已經花掉了差不多一千六百塊錢了。
又是買塑膠布,又是僱傭工人,每天都有錢要花出去。
現在雞舍這邊僱了兩個長工,林長河和林長山的老婆,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到年底就是三千塊錢。
另外自己還安排父親帶著一些農婦到山上背松針回來,一天就是六十塊錢。
要是不能再找到其他賺錢的門路的話,就只能說是省錢了。
忽然,看著腳底下的松針,林強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東西,不就是很好的取暖燃料嗎?”
林強早就計算過了,養殖兩千五百隻紅玉雞,四個半月之後,如果餵養的好,平均重量能到七斤。
一般情況下,林強這種養殖方式,大約也就二斤四兩飼料,養出一斤肉來。
而根據林強和王紹明倆人的合計,摻雜松籽養雞的話,可以節省百分之六十的雞飼料。
這樣,雞飼料大約需要七千斤,雞飼料的成本是兩千八百塊錢,林強一開始買了一千斤雞飼料,回頭剩下的可以到東丈鄉當地的飼料廠賒欠一些,只不過價格稍微高點。
然後松籽則需要一萬斤。
現在在山上的那些農婦,一天可以背二十趟松針回來,一趟能背大約六十斤松針,這六十斤松針裡面,大約含六斤松籽。
也就是說,一個農婦一天能揹回來一百二十斤松籽給林強當雞飼料。
然後一萬斤松籽,六個人背,兩週的時間就夠了。
這個成本,大約是八百四十塊錢。
這樣算來,林強是沒有錢拿出去買煤的。
好在山上不缺木頭,到時候燒木頭也可以。
然後積攢松籽有這麼多松針副產品,到時候不管做飯也罷,給雞舍取暖也罷,都是很好的原料。
想到這裡,林強幹活的勁頭更加足了。
沒過一會兒,又有一趟揹著松針回來的農婦,將松針倒在了打麥場上。
中午吃過午飯,林強來到打麥場這邊,彎腰抓起一把松針,然後往頭上一揚,密度較大的松籽便飛向更遠處,而松針則落在了後面,自然的,松籽和松針便區分了開來。
“果然如此!”
這一切林強早就都預料好了。
林長河挑著擔子,要去挑水,然後林強叫住他。
“大伯,壓水井裡的水也差不多夠用,這幾天咱們別挑水了,咱們挑一挑松籽。”
“挑松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