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南峰的煩惱 (二)懲戒暹羅(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作為決策者的南峰,還在為馬來半島的另一件事苦惱。
那就是暹羅!
自英國退出彭亨國,暹羅就派大軍,接管了這個地方。因彭亨國內民生凋敝,百姓十不存一,所以並沒遭到激烈的反·抗。
雖說這地方,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要。但暹羅的做法,卻實實在在的羞辱了大明。
因為在此前,大明就多次透過官方途徑,警告暹羅。讓其待在自己的地盤內,不要插手彭亨。可暹羅表面上畢恭畢敬,連連應是。但實質上,卻置若罔聞。該出兵的出兵,該·佔領的佔·領,完全沒把大明的警告當回事兒。
這樣的做法,實在有損大明的威嚴。因此必要拿出嚴厲的措施,懲戒暹羅。否則周邊的國家,也會對大明生出怠慢之心。
儘管南峰知道,暹羅這樣做的底氣,是由於背後有滿清和英國撐腰。但他所代表的大明並不怕!
畢竟滿清和馬來半島,還隔著十萬八千里。就算出兵,還要跨越漫長的原始叢林。那邊一有風吹草動,情報司就能及時獲得訊息。大明,也能做出最好的應對之策。
且滿清的鐵騎,在溫帶地區生活慣了,所以並不適合在東南亞這樣的溼熱地區作戰。到時候,不僅水土不服,還可能染上疫·病,從而出現大規模非戰鬥減員的情況。或許還沒撐到馬來半島,就已潰不成軍了。
還是暹羅太傻太天真,抱著老黃曆不放!認為自己的貢主滿清,依然是那個傲世宇內的‘天·朝上·國’。以為崛起的大明,無論如何都不是滿清的對手。致使滿清的使者稍稍一嚇,就乖乖的背·棄大明瞭。
不幸的是,待交戰那天到來,大明會讓暹羅認清現實,自食苦果。
至於英國,僅靠那些印度兵,顯然不足為懼。所以大明,並沒什麼好擔心的。就算本土援軍過來,大明也能從容應對。畢竟安達曼群島、馬六甲海峽,都有相應的軍事佈置。
只要援兵過來,大明就會讓其有來無回。這就像請君入甕一樣,不怕援軍來,就怕援軍不來。否則精心佈置的陷阱,就付諸東流了。
但這都是後面的事,當下南峰要做的,就是拿出合適的辦法,懲戒暹羅。
從動武的角度講,這自然是最見效,最迅速的。但大明不想將暹羅完全推向英國。
畢竟暹羅就是牆頭草,哪邊風大往哪邊倒。當前雖然和英國關係曖·昧,但還是有著很強的防備心理。這從暹羅在彭亨與馬來殖民地交界地帶,部署重兵,就可以看得出來。
因此整體來看,暹羅的政·治立場,還是比較中立的。
既然能削弱對手,自然不會反其道而行之。南峰也就不想動用武力,將暹羅,推向英國的懷抱。
可光靠嘴皮子,又不派上用場。這讓南峰,煩心不已。
正是這時,廖青突然過來找他。南峰立時神情一鬆,為廖青的到來叫好。
因為廖青向來主意多,南峰也喜歡聽聽他的意見。便不等廖青開口,就先一步問著暹羅之策。
想了想,廖青便命人將情報蒐集處的處長找來。然後才緩緩開口道:“我認為,可以用之前對付英國的法子,對付暹羅。”。
眼見南峰略有不解,廖青接著解釋道:“吉蘭丹、吉打、霹靂、丁加奴四蘇丹國,可以稍加利用,作為大明懲罰暹羅的突破口。”。這四個蘇丹國,在大明入駐馬來半島時,就先後落入暹羅手中。儘管當地的蘇丹國王還在,但軍政大權,都掌控在暹羅委任的將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