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蘭芳戰火(九)--東萬律(第1/2頁)
章節報錯
於是一得知領長收下了自己的禮物,他臉上的喜色,就再也掩飾不住。心頭的大石,也終是沉沉落地。因為在他看來,這領長既然收禮了,就是答應了自己的請求。
和華人打交道那麼多年,他也明白‘那人手短,吃人嘴軟’的道理。
且作為大明派駐南洋的最高長官,這領長的命令,自然是說一不二的。所以他才特意派人將禮物送到新山,而不是進攻渤泥的最高指揮官。
為了表明心意,他還假裝好心的,收留那些逃難到這裡的王公貴族。只等明軍一到,就將這些人,送到明軍的軍營中。
雖然這有些殘忍,冷酷,但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一切,也只有這樣做了。
弄得守在古晉城外的明軍,還以為這是四王子的詭·計!不過在絕對的優勢面前,一切詭·計,都是紙老虎,不堪一擊。
因此明軍將這些還搞不清楚狀況的王公貴族,都照單全收了。使得他們憑白的,多了一筆功績。
這就和南峰收下四王子的禮物一樣。反正都是大明的,提前收,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這還會讓四王子浮想聯翩,放鬆警惕。
如此一來,大明也能早日拿下渤泥。
此等一箭雙鵰的好事,南峰幹嘛不成全呢?也是四王子聰明反被聰明誤,在國家利益面前,還依著和華人打交道的經驗辦事。
何況南峰只收禮物,並沒給出任何承諾。四王子就自行腦補,實在愚蠢至極。
等到鵬帶著山嶽般的鋼鐵鉅艦趕來,才用犀利的火炮,轟破了四王子的幻想。這時候,他才後悔沒有聽從英國使者的建議,和大明死抗到底。
便妄想坐船,逃亡海外。
只是大明的火炮,一下子就轟毀他的小木船。使其和戰死的渤泥士兵一起,葬身海底。
至此,渤泥最後一塊土地,也插上了大明紅旗。婆羅洲上最久遠的古國,也正式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這時候,還是1796年,五月初頭。
完成既定作戰任務的第一陸戰師編隊,也不停下進攻的步伐。便在鵬的帶領下,離開渤泥國境,深入蘭芳。準備進入婆羅洲的腹地,在蘭芳國的首都東萬律,和第三陸戰師編隊,成功會師。
而此時坤甸稍具規模的定居點,都已被大明攻克。但裡面的人,都在明軍到來之前,提前轉移到東萬律。這就好比二戰時期的以空間換時間,蘭芳國試圖用土地,換取足夠的抗戰時間。
便見前往東萬律的官道上,都是趕著牛車,載著行李。或偕老扶幼、挑著大擔小擔的蘭芳人。那長長的人流,一眼都看不到頭。
別看蘭芳國的人口不多,但聚起來,也有將近二十萬人。這裡面,有八成是婆羅洲的歸化土著。也是大明的政策,對華人的吸引力太大,使得本該以華人為主的蘭芳國,都留不住華人。
畢竟大明國富民強,聲威遠播四海。國內又有相對完善的法律體制,相當多的發展機遇。
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路,是個人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