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下午兩點二十七分,登陸部隊,就摧毀了所有藏在港口附近的炮塔。大明軍艦,也立即噴湧著濃密的黑煙,向港口的停泊點靠近。

大批身著深綠色軍服的登陸部隊,也在軍艦靠岸的第一時間,揣著火槍,雄赳赳、氣昂昂的向坤甸城區挺進。

再回顧時間,大明是上午九點,到達坤甸外海。十點一十八分,抵近坤甸港口。十點四十七分,射出第一顆炮彈!

也正式拉開,炮轟坤甸的序幕。

再到現在大規模登陸,作戰僅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其中登陸小分隊完成既定的作戰任務,只用了兩個多小時。

大明的精兵路線,顯然得到了意料之中的回報。

只是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小!

據粗略統計,登陸小分隊,最少傷亡兩百人以上。

這基本佔了總人數的一半!

就算活下來的,也大多受了不同程度的輕傷。

這主要是靠岸的過程中,從天而降的炮彈太多了。海上又不如岸上靈活,可以任意躲避。登陸小分隊,便成了最好的活靶子,被密密麻麻的炮彈,炸死炸傷。

後來登陸作戰,摧毀炮塔。反倒因火器的優勢,傷亡很小。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在張嘯的心理承受之內。畢竟打仗不可能不流血、不死人。要取得勝利,就必須得付出一定的代價。

而戰場上,付出的就是人命!

但那毫無溫度,冰涼冰涼的資料,還是讓人心下,不自覺的有些沉重。

只是當下,戰事還在進行中。張嘯便收起沉重的心,密切關注著漸行漸遠的登陸部隊。

可這時,一隊舉著白旗的蘭芳官員,突然從登陸部隊中穿了過來。張嘯立即拿起望遠鏡,仔細的打量了一會兒。當見到熟人後,臉上浮出一絲輕笑。

而在岸上,孫如復的心情,也越發沉重。

因為一路走來,都是倉皇北逃的敗軍和百姓。個個驚慌失措的,顯然戰況堪憂。且越靠近海邊,硝煙味就越濃重。也意味著,距離戰場又近了一分。

街道上煙塵四起,各種雜物散落一地。路邊的房子,也都受損嚴重。有震破了窗戶,有塌了房梁,更有房屋,完全塌敗。

只有一些用昂貴的大明水泥、鋼鐵,修的混凝土新房,才在劇烈的震動下,安然無恙。那粉刷過的牆面上,也看不出任何裂紋。

好在坤甸城的房子,大多是木頭做的。即使倒了,也不容易砸死人。且坤甸城自經歷過大明強行移民,就再沒有回覆到鼎盛時期的人口數量。

後來大明租借北邊的山口洋,又吸引了一大批人過去。

這是因為,根據大明的移民政策,在大明租借區居住的移民,可以等同於在大明國境內居住。各項國籍考核,也基本和大明國內趨同。所以很多想移民大明,但又捨不得蘭芳這點家業的蘭芳人,就跑到山口洋定居。

當下這些北逃的百姓,莫不是往山口洋跑。畢竟虎毒不食子,大明不管打哪兒,都不可能打租借的山口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