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南洋風雲(五)--威懾(第2/2頁)
章節報錯
仰光城的城主還派人划著小船,舉著白旗,登上戰艦,詢問大明炮擊的原因。得到的答案卻是追擊海盜,不要多想。
這把城主氣得半死!
畢竟哪有對著海盜放空炮的?而且他作為城主,難道還不清楚哪裡有海盜?再說就算有,也不至於對著仰光城放空炮吧?而且海面上,除了大明的軍艦,連艘小木船都沒見著。更別說海盜了!
這不是明顯的在睜眼說瞎話麼?
但想歸想,氣歸氣,真讓他去和大明爭辯、理論,還是不敢的。所以趕緊派遣信使,將這裡的情況通報給緬王。並督促駐紮在仰光的水師,去和大明海軍交涉。
可緬甸水師知道自己的斤兩!對付尋常海盜,可能還行。但對付大明海軍,那只有下海餵魚的份。因此對城主的督促,置若罔聞。
直到大明的海軍走了,緬甸水師才像模像樣的跑出來溜達一番。放幾輪火炮,打死幾隻鯨魚,收穫滿滿的返回水師營寨。然後對上面說大明軍艦在水師的交涉下,只放了幾輪空炮,就灰溜溜的離開。
這意思,瞬時變了味道。
幾天後,緬王孟雲得知了此事。二話不說,就召見大明駐緬甸大使。先是沉著臉,義憤填膺的一痛指責,表示強烈不滿。但有礙於大明的實力,還不敢喝罵。結果大明大使只輕飄飄來了句追擊海盜,就不再多言。那傲慢的態度,讓孟雲惱怒不已。
但他不敢翻臉!因為他知道大明在仰光附近炮擊,只是一種姿態,一種威懾。目的是提醒緬甸不要揹著大明和英國和解。
可是為了報殺子之仇,以及稱霸中南半島,他又非常想和英國和解,獲得英國的支援。因為暹羅就是擋在緬甸東進的頑石,不推倒它,就無法揮師東進,統一中南半島,成就無上偉業。
說起來,孟雲也是受了大明的刺激。見其短短五年時間,就以鯨吞的速度,建立了一個疆域遼闊的大明國。所以眼紅心熱,想亦步亦趨的跟上大明的腳步。
不說超越大明,只要有大明的一半成就,他就心滿意足了。
當然,他也可以揮使西進,拿下印度。畢竟和暹羅以東的地盤相比,印度的疆域更廣闊。但他不傻!知道英國和大明一樣,以工業立國,以商富國,以船堅利炮強國。實力不弱,沒那麼好惹。
特別是和英國爭奪東孟加拉的地盤時,所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前前後後,不光死傷了五十多萬緬軍。當地的人口,也銳減了半成。國庫也跟著消耗了六七成。
現在緬甸國內,已是怨聲四起。
這使他明白,再和英國征戰下去,是極不明智的。所以在英國願意放棄東孟加拉的前提下,他也願意簽署和解條約,滅了西進的雄心。
且在他心裡,也認為暹羅以東的地區要比印度好上太多。畢竟印度那邊的百姓和緬人長得不一樣,信奉的也是印度教。和緬甸全國尚佛有根本區別。而西邊的暹羅、真臘等國,都信仰佛教,長得也和緬人差不多,便於同化。
兩相比較起來,暹羅以東的地區,更便於統治。
於是細思一番後,孟雲只得傳信新山的緬甸領事館館長。大罵他無能,並責令他要盡職盡責的安撫大明。(未完待續。)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