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炮響聲再次響起,跑得最前的數十個白旗軍,立時被轟個正著。一直密切關注戰場的楊感明,立時知道不好。吹響號角,命令追擊的大明士兵,迅速撤退。

只是阿佔沙的部隊中,有一百多門火炮。雖然只有一半在轟擊大明部隊,但因雙方隔著近,所以命中率也不低。

於是當殘餘的白旗軍被轟成散兵遊勇後,好幾發炮彈,都落到了大明士兵頭上。便聽轟轟幾聲,十幾個騎在馬上計程車兵,滾落在地。

一些追擊的大明士兵,立即調轉方向,往回撤退。

但在五十多門火炮的轟擊下,陸陸續續的有士兵被轟下馬。楊感明看著,氣得怒罵道:“真他孃的狠!連自己人都下得了手!”。

儘管白旗軍不是火槍部隊,但人數,也有近五千人。經過大明的追殺,也只損耗一千來人。

這剩下的敗兵,組織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可這敵軍的頭目不知怎麼想的,不分敵我,連著自己人都一塊兒轟沒了。

與他的憤怒相比,柔佛二王子阿佔沙,倒是高興得很。雖說大明是個龐然大物,不是他能力敵的。但有英國這個靠山,他也不怎麼擔心大明對自己不利。

而且他已經站到了大明的對立面。從根本上,將大明往死裡得罪了。因此殺不殺大明士兵,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正是這個原因,他才將出言相勸的將領,毫不留情的殺了。這也是告訴所有人,沒可能和大明和解。

況且這趕來的大明援軍,只有區區兩千來人。他的部隊,卻有兩萬多人。這一比十的比例,讓他有信心殲滅這支大明援軍。也好讓他的靠山看看,柔佛並不是一個弱得毫無反擊之力的小國,自己也不是一個只沉·溺於花天酒地的王子。

再想到不久後,殲滅大明援軍的訊息傳遍南洋,自己也跟著揚名立萬。他唇角的弧度,就揚得更深了。

但這時,隔著不遠的山腳左側,突然響起稀稀落落的炮火聲。因隔著近,一落下來,就炸死了不少士兵。他也猝不及防的,被飛濺的彈片劃傷。

轟響不止的火炮,也被打亂了節奏,暫時停了下來。

那些撤離的大明士兵,則趁這個機會,逃離火炮的射擊範圍。焦慮不已的楊感明,也愣住了。他不知道,這火炮是從哪兒來了。因為受隆巒鄉的地形限制,他捨棄了隨行的火炮,輕裝上陣。

所以按照常理,是不應該有火炮的。

不過很快,就有部將過來。一臉喜色的說,那是士兵們從白旗軍手裡繳獲的火炮。他立即接過望遠鏡,看清了那待在火炮旁邊計程車兵。雖然身著白旗軍的白服,但頭上,都帶著深綠色的軍帽。

顯然,這是披著白旗軍外衣的大明士兵。

正手忙腳亂的裝彈開炮,賣力的轟擊著敵方陣營的劉多福,還不知道楊感明在打量著自己。

原本他早幾年,就該入伍的。只是在大明北方省當村長時,因使用新發明的收割器具,不小心削掉了半邊左手掌。這落下的殘疾,就使他一直被人民軍排除在外。

直到去年大明擴招,華人名額未滿。他又因勤奮能幹,得了個勞模的稱號。便被人民軍破格錄取,成為一名大明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