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一時間,柔佛內亂又出現新的變局。那就是一直支援大王子的暹羅,突然放棄對大王子的支援。英國扶持的二王子,則趁這機會,展開反撲,使得大王子的勢力,受到極大削弱。所佔領的地盤,也大幅度縮水。

不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暹羅這樣做,顯然受到了某種鼓動。

正為王家之事煩惱的南峰,聽到這訊息,眉頭的紋線又深了幾分。

給他彙報情況的情報司情報蒐集處副處長,也不由拎著心思。他可記得自己是怎麼站在這裡的,也清楚前任是怎麼在牢裡待著的。雖然說,正處長是因王家人的關係,才丟了職位。但領長府的人都在傳,正處長是說錯了話,引起領長的反感,才去了牢裡思過!

因此,他說話的時候,非常謹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走了正處長的老路。

可惜他的訊息,實在不是好訊息。因為大明對柔佛內亂的事,是持作壁上觀的態度。那暹羅扶持的大王子和英國扶持的二王子互相爭鬥,也是大明喜聞樂見的事情。

畢竟暹羅去爭,阻止了英國間接控制柔佛,省了大明出手。

但現在,暹羅突然不支援了。英國所扶持的二王子,也把大王子逼到了明柔交界的丹丸之地。若不是二王子怕引起大明的反感,估計早已大規模陳兵明柔邊境,對大王子的勢力,趕盡殺絕。

這樣的結果,和大明所期望的,真有些事與願違。

便見皺眉好一會兒的南峰,突然冷冷的出聲道:“暹羅是得了什麼好處,才放棄臣·服它的大王子?”。

在柔佛內亂之初,大王子不是沒來大明尋求幫助。只是大明的情報司已提前得知,大王子對暹羅許諾說,如果繼承王位,就願意成為暹羅的屬國。並將原彭亨國王,交給暹羅。

這原彭亨國王,是個接近六十歲的老人。但他的身體,卻很硬朗。在國·土淪陷,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他就帶著大部分王室,逃往有姻親關係的柔佛。

並四處求援,希望得到周邊國家的支援。可惜這馬來半島,是一場地區大國間的交易。像他們這些丹丸小國,從來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所以原彭亨國王和王室,就一直滯留柔佛。好在兩國原本是姻親,柔佛也在防備著英國,因此彭亨王室在柔佛待著,也是衣食無憂。

儘管英國也扶持了新的彭亨國王。可惜那只是王室旁支,血緣關係,十分淡薄。論起來,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且周邊國家雖然沒有幫助原彭亨國王,但還是承認他在彭亨國的地位。使得原彭亨國王,在國內,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比如那些反·叛英國的民間勢力,就基本打著效忠國王的名號。

正是這一點,才使得原彭亨國王,還有舉足輕重的利用價值。

先前柔佛二王子繼位,還秘密抓捕過彭亨王室。只是這原彭亨國王,是個老·油·條了。一見風吹草動,就機靈得像只兔子一樣,逃之夭夭。

弄得最後,二王子只抓住了大部分王室,獨獨漏了這最重要的國王。

當大王子返回柔佛,這原彭亨國王,就第一時間趕去投奔。卻不想,剛出狼圈,又入虎口,被大王子當作交易的籌碼,寸步不離的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