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柔佛之變(七)--別有隱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畢竟王符柏的親爹,是文律鄉的鄉長。在這裡,就跟縣官一樣,權柄極大。又是老來得子,對這王符柏,就寵得不像話。於是仗著親爹的官威,王符柏在文律鄉作威作福、欺壓百姓。
因鄉民絕大多數都是柔佛移民,取得大明國籍的更是寥寥。所以對大明刑法也不瞭解,就更別說維護自己的權益了。
萬餘鄉民,就這樣默默忍受著王符柏的欺壓。
也是這時代,做官的從來都是高高在上。升斗小民,也屈服慣了。便抱著民不與官斗的想法,不敢吭聲。
雖然阮思明考過大明國籍,對相關刑法,也有了解。但這鄉長,既不魚·肉百姓,也不中飽私·囊。所有事情,都是王符柏在使壞。讓他也不知上哪兒說理,用什麼說法討公道。
更何況,自己一大家子都在文律鄉討生活。和鄉長作對,豈不是嫌日子到頭了?
便忍下所有不滿,唯唯諾諾的活著。
其實大明從建立到現在,一直在極力倡導官員平民化,努力營造官民魚水情。
可這時代的官僚習氣太重,沒個十來年的整治,很難更改過來。所以推行的效果,並不怎麼理想。
也就大明本土好些。各海外省,就相對較差。還是和本土隔得遠了,執行力就無可避免的弱了。百姓的慣有思想,也難以在短時間,扭轉過來。無形中,助長了官僚習氣。
而那海外領,因是軍管區,官員的權利就比海外省要大。又缺少相應的監督,以權謀私、作威作福等違法事件,就很容易發生。
還是相關體制不完善,讓有心人,容易鑽空子。
這王符柏,就是仗著他爹的官威,才敢如此欺蠻霸道。
南峰雖然不知道這些彎彎道道,但只要稍稍推理,就知道這王符柏有些背景。否則也不敢說出‘我就是法’的話來。
這時被咒罵的阮思明,也不敢還嘴。挺直的腰背彎了下來,雙臂也緩緩放下。
正在這個當口,身後突然傳來砰砰砰的脆響。
卻是一個守衛嫌王符柏聒噪,照著他的大嘴巴,狠狠的踹了幾腳。等停下動作,王符柏的口鼻,已被鮮血染紅。本就厚得跟香腸似的大嘴唇,又加粗了一倍。高高的腫脹著,像被扔進油鍋裡唰了一遍。
劇烈的咳嗽聲傳來,王符柏的胸口,速度極快的起伏著,呼吸也明顯加快。可能是喉嚨裡堵了不少淤·血,所以嘴巴,張得極大。看上去,像極了上岸後,因缺氧而頻·死的魚。
那咳嗽聲也大得出奇,蓋住了周遭所有聲響。再看他神情,像是要把五臟六腑都給咳出來。
怕他死了,守衛照著他的胸口,狠狠踩了一腳。瞬時一口氣接上來,咳出大灘淤血。整張臉,也一下子被淤·血塗滿。
便見他還不消停,用盡全力,側著身子。唾液和碎牙,也從他嘴角,緩緩流出。泛黃的泥漿,也被染成鮮紅色。
見此,那些趕過來的救兵,都變了臉色。只是想到阮思明的勸解,以及南峰他們毫無顧忌的舉動,心下,隱隱有些忌憚。便面色不善的看著,不敢動手。
此時王符柏吐完喉嚨裡的淤血,呼吸也順暢了許多。死盯著南峰他們,咬緊牙關,用近似詛咒的聲音罵道:“你們還不救我?!難道非要等我爹過來,要你們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