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柔佛之變(三)--考察(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大明當然不會做。因此也拿不出多的資源做好人,免費收容別國難民。
況且當下大明首都,又遭了嚴重洪災。
工業受損,資源緊張,就更拿不出多的物資浪費在難民身上!
於是在吃食上,就苛·刻了許多。每天三頓,早晚兩頓稀粥,外加一個玉米棒子,或者巴掌大的窩窩頭。中午則是一個粗糧餅子加一個又小又黃的饃饃。
對成年人來說,肯定吃不飽。那些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更是食不果腹。但免費的食物,只有這些。還想吃,就只能用錢去買。這些逃難的難民,也不是沒帶點家產。本想在大明安家落戶時,添點傢俱啥的。可現在餓得厲害,便不得不拿出來換取口糧了。
變相的,使新山鎮的財政賦稅,增加了不少。
聽著官員有條有理的彙報,南峰收起望遠鏡,下了瞭望塔。
本來下一站,是安排考察難民營的。但南峰將所有人帶回文律鄉,讓負責難民營的官員,都在屋子裡等著。並讓部分守衛,看著他們。再喬裝打扮一番,讓自己看著和普通難民無異。
而這些官員,在自己沒回來前,不準和外界接觸。
安排好這些,他才帶著部分守衛,進入難民營。近距離檢視難民的生活狀況,檢查官方的安置工作,有沒有保質保量的完成。
也是剛才瞭望臺上,那官員的討好舉動,引起了他的疑·心。便想著來個微服私訪,看看這個官員,是不是溜鬚拍馬、貪贓枉法之輩。
這樣的工作方法,也是大明建立後,實踐出來的。很多時候,還真發現問題。像大明本土,就數次查出官員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的例項。
這也是人性使然!無論多麼嚴厲的懲罰,多麼豐厚的俸祿,都阻止不了人的貪心。只是更完備的法律體制,會減少此類事情發生的頻率。
當來到一號難民營,綠色的營帳,沿著鐵絲網一字兒排開。這一號難民營,是建立最早,安置人數最多的難民營。滿滿當當的,安置了三萬多人。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裡面的動靜很小,像是睡著了一樣。這和邊境那邊吵吵鬧鬧的景象相比,形成天壤之別。
且現在晌午剛過,遠遠沒到休息的時候。
這安靜得,就有些詭·異了。
由於南峰是喬裝打扮,知道的人,也下了封口令。所以來到入口時,看守計程車兵先是檢查了南峰的難民證,然後又打量了幾眼,才讓開身子,由安置難民的工作人員,帶南峰進去。
隨他一起的,還有五六個守衛。也在士兵的要求下,接受檢查。當湊齊十人後,那工作人員,才姿態傲慢的,領著南峰,向難民營深處走去。(未完待續。)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