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明英初站(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可是,將軍,指揮部好像讓我們保持克制啊!”,副官看著歐子文有條不紊的佈置著進攻事宜,神色焦急的說道。
在趕撲安達曼海,和緬甸水師匯合之前,由政務部部長、海外領總領長、南洋海外領領長南峰,國防部部長劉衛國,榮譽部長、海軍司司長張嘯,以及南洋地區的軍政高官組成的南洋分割槽演習指揮部,特別指示過第二陸戰師編隊的全體指揮官們。
此次前往安達曼海,第一要務是收復科科群島,第二是試探英國的態度,若是時機合適,可以拿下安達曼群島。但萬萬不能以硬碰硬,爆發衝突,引發全面戰爭。至於和緬甸聯合軍演,則是無足輕重的小事。
而今照這架勢,完全是違背了南洋分割槽演習指揮部的意思。若是真的引發全面戰爭,那這個責任,可是要第二陸戰師編隊的全體指揮官共同承擔的。
副官為此擔憂,也合乎常情。且不僅是他,其它的副指揮官也一臉憂心忡忡的看著歐子文,等著他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正是這時,對面的英軍開炮了。
轟轟轟···
水花四濺,炮聲迭起。
第二陸戰師編隊總共有十七艘軍艦,其中一代明德祖級戰艦十艘,二代明懿祖級戰艦七艘。且考慮到第二陸戰師編隊免不了和英屬印度艦隊打交道,所以南洋分割槽演習指揮部給第二陸戰師編隊配備的七艘二代明懿祖級戰艦中,有二級戰列艦一艘:惠宗二號;三級戰列艦兩艘:宣宗二號、代宗二號;四級戰列艦四艘:世宗二號、穆宗二號、神宗二號、光宗二號。
大明給戰艦的命名順序是按照明朝皇帝的廟號排的。隨著第二代戰艦換代,這戰艦後面,就多了‘二號’的綴稱。以後有三代、四代時,也會有三號、四號產生。
在大明的戰艦技術沒有質變的突破時,這命名習慣,是不會改變。
當下唯一的一艘明懿祖級一級戰列艦太祖二號,已預定為海軍司司長的座駕。不過因為工程量龐大,所以現在還在明京造船廠趕工。而二級戰列艦,也只生產出兩艘,且全部配備給南洋艦隊。
第二師能分得到其中一艘,也是很不容易的。
正是有這個依仗,歐子文才敢和有二十九戰艦的英屬印度艦隊叫板。
當然,這裡面,也有他個人的考量!
因為他在大明的政界待過一段日子,知道大明雖廣收各國移民,在民間,也宣稱不歧·視的政策。但在軍政兩界,對族群、膚色卻看得極為慎重。特別是那些地位高,權柄大的職位,除了黃面板的華人,其它族群,很難爬得上去。
像他這種非華人的少將,就在大明軍界中,或明或暗的受到排擠。對此,他也理解。畢竟他之前在荷蘭商船上待著的時候,也經常因為是混血兒,而受到船員們的刁難。
大明軍界,倒不會像那些荷蘭船員那樣粗·俗。只會在升遷上難度大一些,執行任務時,風險較大而已。
所謂富貴險中求,他也甘願迎接這些挑戰!
不然他在金煞海盜團待得那麼舒服,何必請辭回來呢?
而此次安達曼海的任務,指揮部雖沒有明說一定要奪取安達曼群島,但只要奪取了,就是大功一件。這樣,他就能以無可辯駁的功勞證明自己,在大明軍界博得一席之地。
求功心切的他,也只得堵上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