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洋的風浪相比,安達曼海明顯要強盛幾分。那翻湧的大浪,撞得鋼鐵鉅艦,都晃動不止。陣陣呼嘯的水花聲,則成了海上永恆不變的協奏曲。偶爾有一群海鷗飛過,向北而行。那歡快的叫聲,使得永恆不變的協奏曲多了幾許別樣的旋律。

時下正是公元1796年二月未,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經過數天航行,南洋艦隊第二陸戰師編隊,終於抵達安達曼海。

這第二陸戰師編隊不是常規編隊,而是根據這次演習,特意混編成的部隊。因為從一到三,這支陸戰師編隊排第二,所以被稱為第二路戰師編隊。限定的人員額數為兩萬人,包括師部營、營部連、勤務連、通訊連等兵種組成。

待演習結束,該編隊會自行解散。

此時在安達曼群島和科科群島間的科科海峽,第二陸戰師編隊的最高指揮官歐子文,正用望遠鏡,細細的打量著南邊的北安達曼島。

這是安達曼群島中,最北段的島嶼。長80公里,寬29公里,面積約為1375.99平方公里。視線裡,可以看見島上最高點馬鞍峰,有738米。再往下移,便見稻穗飽滿的水稻鋪滿田野。

回想著海軍司的資料,歐子文命船長調轉方向,靠近北安達曼島。得到這命令的副官,還有些踟躕。畢竟島上飄揚的米字旗顯示著此地是英國的地盤。

剛好歐子文放下望遠鏡,見到副官的神色有異後,瞬時明白他的擔憂。輕笑道:“這是科科海峽吧?”。

副官有些不明所以的點了點頭。

歐子文見此,臉上的笑意深了幾分。接著道:“科科海峽是科科群島的一部分吧?”。

副官再次點頭,像小雞啄米一樣。

這時船靠岸了,歐子文的語氣也拔高了些道:“那就是了!這裡海、這裡的島,都是大明的。”。

副官立時回道:“可可可這北安達曼島,是是安達曼群島的一部分!而且那英國人”。說到這裡,他就止住了話頭,但那意思,已顯然明瞭。

聽到這話,歐子文用驚疑的語氣反問道:“誰說這是北安達曼島,我怎麼覺著,這就是小科科島呢?”。

配上淡若清風的表情,讓副官霎時明白,其中的內涵。

是啊!反正這哪是哪個島,都是由人說出來的。就算英人說這是北安達曼島,大明不承認就行。反正嘴巴長在自己身上,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還不信英國在援兵沒到時,就敢跟大明動武!

想通這點,副官也不由得佩服歐子文這白人指揮官的計謀之高!同時更認可歐子文的地位。畢竟在黃面板為主的大明,歐子文這白面板的歐洲人,很難出頭,也很難爬到高位。

那行政領域,只有寥寥數人能擠得進去。而軍隊中,已基本不招白人了。曾經招進來的,若沒有軍銜,就被五花八門的由頭,強制踢了出去。如今還留在軍隊中的白人,再沒有尋常小兵。

這歐子文,能成為第二陸戰師編隊的最高指揮官,也是出於他曾任金煞海盜團船長、新山直轄市市市長的資歷。再有一半的漢人血統,才能坐上這個位子。

否則只族群這一條,就別想熬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