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石柳鄧、吳半生等人,也帶著大量義軍,形色焦急的跑過來,眼巴巴的等著徐瀾做決定。

也是他總在關鍵時刻,為義軍解難。才一下子,被這麼多人盼著。因此他抬起頭,眺望著逐漸靠過來的清軍,強逼著自己冷靜。

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在想著把清軍趕出去,已經不太現實。便帶來義軍,向城中心趕去。因為那個地方安置了所有義民,要是拋下他們,落到清軍之手。那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畢竟他們擋了清軍那麼久,還間接弄死了一位清軍大將。很難保證,那些憋了一肚子戾?氣的清軍,不會滅絕人性的屠?城。

且情報司之所以派他這個處長過來,就是極為重視這些苗民。若是就這麼被清軍殺?乾淨了,那他這趟任務,也就前功盡棄了。

何況那些義軍義民,都是沾親帶故的。這樣丟下那些手無寸鐵的義民,肯定會讓他在義軍中的威信,一敗塗地。更嚴重的是,還會打擊義軍計程車氣。讓整支隊伍,變成一盤散沙。

那清軍追來,也形成不了有效的抵抗了。

正是這種種原因,讓徐瀾在危難關頭,沒有選擇逃跑。

以致他們趕到城中心時,那些慌張的義民,終是安心了不少。也感慨徐瀾仁義,沒有拋下他們。

見此,徐瀾覺得心裡沉甸甸的。竟有些難以承受。不過看到這些渴望、信任的眼神,再難承受,他也會努力承受。

便抓緊時間,將義軍安置在以府衙為中心的,半徑一里地的各個路口。再設下路障,攔下清軍。並嚴令各個義軍,守好腳下的土地。一旦後退,自己的親人就要直面清軍的屠?刀。

同時為了鼓舞義軍堅持抵抗的信心,還信誓旦旦的保證道。只要守住一個時辰,援軍就會到來。

至於是不是真的會來,徐瀾自己也不知道。反正他現在是想能多拖一會兒是一會兒,盡力激起義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

後面的事,他也考慮不了那麼多了。

或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也不忍收了那麼多性命。

所以險之又險的,讓北上的志願軍,緊趕慢趕的出現在靖西城西南三里外。那數不清的火把,綿延數里,讓人很難一眼看到頭尾。

很多士兵,從頭到腳,都是溼漉漉的。像剛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一時間,也分不出是汗是水。粗?重的呼吸聲,也有節奏的聚合在一起。一吸一出,一起一伏,聽得像打雷一樣,震耳欲聾。附近的鳥雀,也都嚇得不敢出聲。

使得山林,都跟著有規律的震動。

志願軍總指揮官王凱正坐在矮小的雜?交西南馬上,不斷揮舞的馬鞭,好讓馬兒加快腳步。當瞧見不遠處的靖西城中,閃耀著通透的火光時,立即明白不好。

命令全軍,變小跑為快跑,爭取早點趕到靖西城。手上的馬鞭,也落得更勤快了些。結果噗通一聲,本不善日行千里的西南馬,口吐白沫的躺倒在地,卻是活活累?死了。(未完待續。)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