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靖西之困(二)--援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同一時刻,清越邊境的龍邦鎮。不過這是後世的稱呼,現在這裡為坡豆團地。和靖西相距40公里左右,算是比較近的。當下一個挑著酒罈的壯漢,沿著坡豆團地的七星山腳,邊唱著壯民山歌,邊腳步輕快的往前行進。
這時,山頂上突然傳來一聲呦呵,問壯漢挑的什麼。聽到是酒後,那人趕緊讓壯漢停下,忙說要買。也是距離隔得遠了,那壯漢也看不清山頂上的人。只知道對方要買酒,心裡也是很熱絡的。
連忙挑著酒罈,往七星山上趕。
只是到了半山腰時,幾下舉著鐵槍的清兵,突然從旮旯縫裡蹦了出來。嚇得壯漢,轉身就跑。但身後,又出現幾個清兵,乖張的笑著,將壯漢團團圍住。
“幾位軍爺!我上有老,下有小!請放過我吧!”,那壯漢噗通一聲,跪地求饒道。別看他瞧著壯實,卻表現得非常慫。
這讓清兵笑得更加乖張!
便見一個領頭模樣的清兵道:“留下酒罈,你就可以滾了!”。那語氣,非常輕蔑。壯漢不依,哭著說這是他拿去賣錢,給家裡的娃兒看病的。
可惜這時代,普通人都窮。就是他們這些當兵的,也都常拖欠糧餉。所以對這壯漢哭窮,都表現得非常無感。
在踢了幾腳後,壯漢終是為小命著想,如喪考妣的下了山。但到了山腳,他就突然轉過身來。看著清兵們挑著他的酒罈離開,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大概半個時辰後,一兩百個穿著花花綠綠計程車兵,就偷偷來到七星山腳。為首的,正是爪哇一團團長、援苗志願軍總指揮王凱。
原來這賣酒的壯漢是他安排的!
因為七星山的地勢較高,戰略位置較突出,又靠近清越邊境。所以清國在這裡修建了堡壘屯兵。只是清越邊境向來較平靜,所以堡壘裡的清兵並不多,只有五六十人。
為了全殲他們,王凱就想出了這個法子!
其實以四萬人對付這幾十人,完全不必這麼大費周折。但現在不比尋常,四萬多士兵跑到清國邊境,不能將動靜鬧得太大。所以為了避免打草驚蛇,驚動整個邊境的清國軍隊。他們就只能採取這種方法。也是防止有漏網之魚,通風報信,洩露了他們的行蹤。
當下王凱就帶著士兵爬上山,想著趕快解決這裡的麻煩。畢竟按照原計劃,志願軍應該早在八天前,就能趕到靖西城的。只是在來的時候,擔心暴露,所以四萬志願軍化整為零。以一兩百人為單位,小規模滲入清越邊境。
結果,就出事了!
說來也是王凱他們倒黴。先是帶領的嚮導,在過河時,遇到暗流,溺水而亡。接著又碰到發·情期的野象群,追著他們一通亂打。使得整個隊伍,都被衝散。王凱和一小部分人,就在那個時候,悲催的和隊伍失聯。
且跟著他的越南降軍大多生活在越南腹地,從沒來過這裡。而少數幾個爪哇裔大明人,連廣西都沒聽過,更別說這個邊境地帶的鬼地方了。
致使他們在莽莽山林裡,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迷路了。
好在大明計程車兵在訓練時,被集中學習過簡單的野外生存常識。像這迷路,就可以從太陽的軌跡、滿天繁星以及河流的流向來辨別。
但自他們迷路後,山林裡,就時而不時的下著陣雨。即使停了,天上也籠罩厚厚的烏雲。那什麼太陽、月亮、星星啥的,是想都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