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次圍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大火逐漸向順化內城蔓延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潰軍開始向城外奔逃。但他們驚訝的發現,城門外不知從哪兒來的一大波軍容齊整的軍隊。舉著火槍,面色嚴肅的盯著他們。
有的人還想往回跑,結果城門上的守軍、城門外的敵軍,一起向他們開槍了。看著一地的死屍,沒人敢輕舉妄動。那些逃難的百姓,也乖乖的聽從大明士兵的吩咐,束手就擒。
等到了亥時,東城外,已用鐵絲網圍起了九個關押俘·虜的校場,佔地共計一萬多平方米。男女分別關押,無論是平民、士兵、官員,還是皇親國戚,統統都關在一起。
反正大明現在忙著抓俘虜,沒那個時間甄別身份。
在校場周圍,還插了近千隻火把,將其照得大亮透亮。邊邊角角,也都有駐守計程車兵。另外還有一列列英姿颯爽計程車兵不間斷的繞著校場巡邏,誰若不老實,就當場擊斃。
於是鐵絲網周圍,堆了一地屍體,目測有兩尺來高。這種血的教訓,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俘虜們都老老實實坐在地上,寧願擠著,也不敢靠近鐵絲網。
以目前的規模,校場內最少關押了十萬俘虜。看上去,就像堆起來的沙丁魚罐頭,密密麻麻的,讓人密集恐懼症都犯了。為此大明又用鐵絲網圍了六個校場,好緩解校場的擁擠狀況。
一些新的俘虜,也都送到這校場來。沒過多久,四個校場,就已經飽和。
這時從城內往外逃的,幾乎沒有平民百姓。不是達官顯貴,就是潰兵敗將。隨著城內的火光變得晦暗,逃出來的人,也開始減少。
劉衛國見此,知道時候差不多了。便留下五千人駐守在城外,命他們好好看著俘虜。另帶兩千僱傭軍和六千降軍。兵分四路,向順化皇城挺進。
和城外相比,城內的焦糊味兒,更加濃重。其中還夾雜著屍體燃燒後的怪味兒。經過鼻息,衝進肺腑,讓人胃裡止不住的翻江倒海。顯然城內燒死的人不少,否則味道還不至於這麼濃烈。
僱傭軍只對血腥味兒無感,不對焦屍味免疫。因此很大一部分士兵就受不了了。捂著嘴巴,大吐酸水。倒是被他們瞧不起的降軍,神色淡然,極少有人不適。可能是經歷的戰事多了,也或許是見慣了這種味道,所以有些習以為常。
這讓僱傭軍也憋了口氣,愣是將到嘴邊的酸水嚥了下去,強裝鎮定。
城內因為被大火燒過,所以從前的街道、街區啥的,全都面目全非。一路上都是焦黑的廢墟,以及燃燒的火星子。有風吹過,黝黑的灰燼立即撲他們一臉,嗆得眾人止不住的打噴嚏。
陳家勝作為帶路計程車兵,走在最前面。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塌敗的廢墟,也認不清地面。坑坑窪窪的,一不小心,就會摔上一跤。儘管這樣,陳家勝也認得大概的方向。
不過他曾經的家,卻是在大火中灰飛煙滅了。
心裡雖有些傷感,但也沒什麼大的關係。畢竟他的家,已安在了大明的新山鎮。那還是兩個月前的時候,他跟著順化城的百姓,一起乘船去了大明。
初到當地,他們就像犯人一樣。每一千人,以戶為單位,住在一起。然後大明派過來一個隊長,眾人就都要聽他的指揮,服從他的命令。
於是他們整日都在一片很大的荒地上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還要學兩三個小時的大明文化知識。
雖然沒有自由,過得也比較累。但他們吃得還不錯,稱不上很苦。若是表現得好的話,那隊長還會給一些華元作為獎賞。而且隊長還跟他們說過,只要他們安分的給大明種三年的糧食,這開出來的荒田,日後也會分一部分給他們,還允許他們自己耕種。
只是這三年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對陳家勝來說,就是一種煎熬。因為他除了經商,也沒其他手藝。無奈之下,只能種地。可他之前根本就沒種過地,這日子,過得他苦不堪言。
好在這個時候,大明突然宣佈徵兵。而且徵的還是在順化城住了五年以上,年齡在十八歲到三十五歲之間,並會讀寫五百個大明漢字計程車兵。數量也很少,只招三百人。
這個條件有些奇怪,也有些苛刻。畢竟他們只學了兩個多月,時間也不多。很多人只滿足了前兩項,就被漢字給難住了。其實有的漢字他們也認識,也會寫。但讓他們用大明話來讀,就比較強人所難了。
陳家勝小時候家裡有點閒錢,讀過私塾。漢字認得不少,只是讀起來有點困難。不過五百個最低要求,他還是勉勉強強的滿足了。年齡和居住時限,也都符合要求。便幸運的成了三百個士兵中的一員。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成了爪哇一團的僱傭軍後,他的妻子和孩子,都第一時間搬到了軍屬區居住。且等他的妻子身子養好了,就可以去大明安排的工廠做事。不用一天到晚的窩在田間地頭種地。
等大明官話學得差不多了,住的年頭也合適了,他們一家人就可以申請國民資格,並有獲得額外的加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