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嫣然聽到這話,臉色立時黑了下來。不悅道:“這阮福膽還不是你要帶著的,否則他哪能上船?”。

自阮福映定娃娃親的事兒發生後,王嫣然就十分不待見姓阮的一家。受此波及,她對阮福膽這小子,也沒什麼好印象。

說話間,她就徑直走到船頭。

當看到港口的景象時,她忽然有些恍惚。還記得離開前,希望港船來船往,極為繁忙。進出商船,還得排隊。而現在,油綠的海水泛著陣陣浪花,有氣無力的拍打著碼頭邊的鐵樁。這是用來系商船的繩索,如今都空著,留出不少泊位。這樣一來,雖然不用排隊等了,但冷清的景象,讓她有些難以適應。

張揚走到王嫣然身邊,瞧見港口的景象。到口的話,又吞了回去。

他當然知道,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西班牙和英國。自它們在海上變本加厲的攔截大明商船後,大明的對外貿易,就大受影響。

致使當下的大明商船,只敢在大明的疆域內打轉。就算有突破西班牙封鎖的,也因為清國禁明貨,做不成貿易。

像他們一路上停靠的巴達維亞、三寶壟、古邦等港口,都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

這事也讓大明的高層憂心不已,不斷地商討著解決辦法。只是到現在,還沒拿出具體的章程。

對此,南峰他們早有預料。所以先斬後奏的實施了越南計劃,以期解開當前的困局。估摸要不了多少時間,西班牙的封鎖,就會迎刃而解。

但這計劃牽扯上了戰爭,絕對會受到內閣的阻攔。怎樣化解,就看張揚的了。

其實時間要是回到兩年前,大明一定會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將西班牙打得滿地找牙。畢竟大明的海上艦隊,也不是吃素的。

可時移勢也!大明要解決內部的工業之憂,所以面對外部的挑釁,就有些力不從心了。英國和西班牙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蹬鼻子上臉,這樣肆·無忌·憚的給大明使絆子。

且這場對抗,也不是簡單的幾個國家間的利益衝突。而是以大明為首的東方國家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南洋的國運之爭。

因為南洋是海上的十字路口。北上東亞,西連南亞。大明作為新興的海陸大國,按地域,代表的是東方陣營。它的崛起,勢必擋住了西方國家的東進腳步。

而暹羅、緬甸雖受大明的利益誘·惑,但也看到了西方國家咄咄逼人的東進之勢。且在宗教文化、地域、人種等方面,兩國和西方國家,有著最本質的差別。

比如宗教,西方國家信仰的是基督教,暹羅、緬甸信仰的是佛教。耶穌和釋迦牟尼,都堅稱神的唯一性。二者之間,幾乎沒有共同點。大明則不同,雖信教自由,但也不偏袒基督教或佛教。反而因為大明的東南亞移民不少,使得佛教的存在感不低。

再說人種。東南亞都是黃種人,屬於蒙古人種。西方國家是白種人,屬於歐羅巴人種。儘管大明是移民國家,但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是黃種人。和暹羅、緬甸的國民膚色,相差不大。

這些因素,使得暹羅和緬甸對大明更有親近感。再加上大明許諾的利益,使得它們很輕易的選擇了大明的陣營。

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正處於資本大擴張的階段。它的逐利性,促使它不可能放棄南洋、東亞的利益。

所以當前的南洋,好比旱季的大草原。遍地乾草,降水稀少。有點火星子,就可能引起燎原之勢。

如果大明為此動了西班牙,很可能將隱形盟友英國拉下水。牽一髮而動全身!緬甸、暹羅也會跟著介入。

最後演變成兩個陣營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