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馬來半島新山鎮。

這裡本來是柔佛蘇丹的領土,但柔佛蘇丹為了得到大明的庇護,保住岌岌可危的國·祚,便將一部分領土贈送給了大明。

事實證明,它的決策是極為明智的!

因為它如果不那樣做,下場就會和近鄰彭亨國一樣,淪為英國的殖·民地。雖然國王還在,但不過是個傀·儡。

哪像現在,大明和英國因不想勢力過近,而導致衝突激·化。便將柔佛蘇丹留了下來,充當緩衝區。

所以它也成了馬來半島上,唯一一個,還保持著主·權獨立的小國。

於是大明就將這些領·土和新加坡島、廖內群島,以及北邊的阿南巴斯群島、納士納群島,合併成一個行·政區。

取名新山鎮!

駐地就位於新加坡島的對面,後世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城市新山。

不過剛開始,這裡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三兩戶人家,破落得很。

在大明將其作為行政首府後,新山鎮,就被大明定位成重要的海上貿易樞紐。並將新加坡島,開闢成免·稅區。

各個來往商船,只要交點微不足道的停靠費,就可以免費在新加坡島買賣貨物。並且大明還在新加坡島修建了各種商品市場,便於交易。

正是在這樣的政·策刺激下,新山鎮成了南洋軍·管區中,發展勢頭最·猛的行·政區。

就連爪哇島的巴達維亞,都快被新山鎮趕上了。

此時新山鎮最高最氣派的軍·區大樓中,南洋總督南峰站在一米多高的玻璃窗前,眺望著船來船往的柔佛海峽。

由於馬來半島的局勢趨緊,他便親自坐陣新山鎮。

當得知馬戈爾尼訪清後,他瞬時轉過身來,訝然出聲道:“什麼?英國派馬戈爾尼訪清了?”。

廖青面對南峰的驚問,面色鎮定的回道:“是四月初啟程的。剛好在英國密使,回到印度之後。”。

按照原歷史,馬戈爾尼應該在1793年,就該訪清的。

只是因為大明的出現,才耽擱到了現在。

對於馬戈爾尼此人,他們也有些瞭解。

1737年在愛爾蘭出生,1759年,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1764年,出使俄國,簽訂了極為有利於英國的條約。1775年,出任加勒比總督。1780年,出任印度總督。直到86年,才主動卸任印度總督,返回英國。

然後在1792年,被加封為‘馬戈爾尼男爵’。

看這豐富的經歷,顯赫的官職,顯然能力不小。

並且在之前的明荷海戰中,他就力勸印度總督。幫助荷蘭,對抗大明。

幸好印度總督被大明的大蛋糕誘·惑到了,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後來明英談判時,這個馬戈爾尼又展現出極高的談判技巧。以紐西蘭做要挾,硬是換走了北馬魯古群島的全部主·權。

而今,他又出使清國。這不得不引人深思。

儘管在史書上,他出使清國,並沒有為英國帶來顯而易見的利益。雙方之間,還因為三跪九叩的禮儀,談崩了。

但這個時代的軌跡,已被亂入的大明撞偏了。

所以很難確保,清國和英國之間,還會不會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發展。

想到這,南峰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