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前,果然是總督!

這讓馬哈茂德有些受寵若驚!

因為南峰不僅是南洋的總督,還是大明的內閣大臣。這雙重身份,這尊貴氣兒,讓人打心眼裡敬畏。

在上任前,馬哈茂德只見過南峰一兩面。

所以此刻再見,激動得連話都說不清。

結結巴巴的問道:“總總督,你怎麼來了?”,脊背微躬,恭謹至極。

看他的緊張勁兒,南峰儘量使自己的撲克臉柔和下來。和顏悅色的回道:“民以食為天,這秋收,對大明至關重要!我作為南洋總督,就四處看看了!”。

又見馬哈茂德連鞋子都沒穿,雙腿還沾著泥水漿子。一個市長,整得跟農民差不多。

心下有些動容!

大明一直倡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擺官架子的工作方法。

顯然,這馬哈茂德執行得不錯!

再看四下金黃的稻穗,金燦燦的。隨風起伏,湧動不止。好似撒歡的海浪,將豐收的喜悅表露無遺。

在南洋各島中,爪哇是文明起源最早,文化水平最高的島嶼。

不但人口多,種植業技術,也非常發達。

再加上當地多火山,噴發時,遺留下大量的火山灰,土壤肥沃。又高溫高溼,極適宜種植水稻。在未佔·領前,就是大明的重要糧食進口地之一。

現在納入大明的地盤,怎能不好好利用?

於是南峰仔細的詢問了秋收的情況,馬哈茂德也一一照實說來。

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力短缺。

由於三寶壟是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在稻穀成熟時,若不及時搶收,很容易腐·爛。

那產量上,就會大受影響。

可這個問題,不止三寶壟有。爪哇全島、南洋各地,都出現了嚴重的人力短缺。

這是大明的移民政策所致。

爪哇島的本地人口極多,完全超出帝汶島一個重量級。

所以儘管有帝汶土著填充進來,但爪哇島的人口,仍在持續銳減。

而且大明還不能停下來!

因為要掌控爪哇這個,南洋的文明中心。就必須打破此地的原有的統治結構,抹去原有的文化習俗。

所以爪哇土著,必須離開。

像當地遍佈的穆·斯林教堂,就全交給了宗教司處置。

除了少數幾座交給伊·斯蘭教會。其它的,要不改成民用,要不賣給了其它教會組·織。

且大明的伊·斯蘭教會,都是經過改良的,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的伊·斯蘭教會。

那些宗教場所,也都會進行改建。抹去原有的民·族印記,變成符合大明要求的穆·斯林教堂。

這是大明的根本國·策,很難更改!

尤其是當英國幾次策動爪哇反·叛,卻徒勞無功時,大明更是將這國策執行到底!

因此現階段,只能多號召當地的工商業人士,幫忙搶收。否則,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若是在後世,可以使用大型收割機。又快又好,沒一會兒功夫,就收割完畢。

可惜大明還沒那個技術水平,製造不了。且爪哇是山地丘陵地形,大型機械,也用不了。很長時間,都只能依靠人力了。

說著說著,日頭就開始西斜。

時候不早,南峰和馬哈茂德,就一起返回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