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汶島,如今已成了大明的直轄省帝汶省,首府古邦市。

若不是帝力城損毀太嚴重,說不定帝力城就成了首府。

管轄範圍包括帝汶本島,西南群島的韋塔島、莫阿島、巴巴島,東南群島的塔寧巴爾群島、阿魯群島、卡伊群島。本來這是後世印尼馬魯古省的一部分,現在連印尼都沒有,就隨大明的意思來了。

另外還有印尼的東努沙登加拉省,包括弗洛勒斯島、阿洛群島、松巴島等島嶼。

這麼一加起來,帝汶省的面積,足足大了兩三倍。

除此以外,南洋的其它地方,都實行軍管。

而大明又有心將帝汶省建成模範省區,在南洋,起到示範作用。所以大明對帝汶省的扶持力度,是相當的大。

在這種情況下,帝汶省的變化,真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首先要提的就是帝汶省第一醫院,位於古邦市。

這是除省政府、市政府的辦公大樓外,古邦市最高的建築。本來是一座天主教堂,但被大明改成了醫院。所以建築特色,帶著哥特式風格。

但外牆,已被粉刷成白色。最高處,還印上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十’字,以及三顆鮮紅的五角星。

在大明,紅十字是所有醫院的標誌。與西方基督教的宗教象徵,有著本質不同。而五角星,則是代表醫院的等級。

一顆星代表縣級醫院,兩顆星代表市級醫院,三顆星代表省級醫院,四顆星代表特等醫院,五顆星則是國家醫院了。

大明唯一的一家五星醫院,是大明的中央醫院。它幾乎不對外開放,只接診特殊身份的高階官員。像總統、部長、省長等體系內的人。還有同是穿越者的現代人。

醫院裡面都是從現代來的,有著一定經驗的醫生。除了看病,他們更多的時間,都在攻克這個時代的疑難雜症,突破技術壁壘,研製新藥。

畢竟和問診相比,研製新藥,才能救治更多的人。這比一個一個的看病,要方便多了。

說到這,還真得感謝那架波音飛機。

它所承載的乘客中,有一支規模不小的醫療交流團。大概有五十人,一半的各科專家,一半的頂尖臨床醫師。他們是山東、山西、河北三地的名醫。本是去上海參加一個國際醫療學術交流會,結果飛到了澳洲。

所以大明的醫療行業,是目前發展得最快的行業。

而四星特等醫院,則是一些醫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和這個時代的郎中游醫共同開建的。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的問診任務。並且按照專業的不同,特等醫院也分成不同的主攻方向。

大明現在有三家特等醫院,分別是明京婦幼保健醫院、希望門診醫院、臨北和諧醫院。

明京婦幼保·健醫院,主攻婦產科、兒科、預防保·健科,位於希望區。

希望門診醫院,主要針對面板科、耳鼻喉科、外科、眼科、中醫科等看得見的病症。也位於希望區。

臨北和諧醫院,主攻內科、男科。像手術之類的疾病,就可以去這家醫院。還有男·性方面的問題,也可以來這裡。

至於省一級的醫院,則是當地醫療水平最高的醫院了!

當然,這些醫院都只是聽著很厲害的樣子。實際上,地方都不大,醫生也不多。一半以上,都是這個時代的郎中游醫,改行過來的。他們跟著大明的醫生邊學邊做,慢慢積累經驗。

還有特等醫院的專家,定期過來坐診,幫醫院撐撐場面。只是一年,都碰不到一次。

放在現代,實習醫生和江湖郎中搭配在一起,就是謀·財害·命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