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荷葡之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帝汶島
面積3.4萬平方公里,是努沙登加拉群島中,最大、最東的島嶼,也是據明京市最近的島嶼之一。島內高山連綿,海岸陡峭,多火山,地震頻繁。
單憑地形環境,算不上好。不過氣候不錯,降水充足,適合發展山地農業。且島上多紅木、青龍木等珍稀木種,還有金、銅、石油等礦產資源。
這一點,就足夠引起大明的興趣了。
在1520年,葡萄牙因為檀香的緣故,登上帝汶島。自此,這塊土地,就捲入了殖民地的命運。到了1613年,荷蘭人又在古邦定居。
於是競爭開始,兩個國家在帝汶島上,明爭暗鬥,激烈角逐。那手段,稱得上無所不用其極。
演變到今天,已持續了近兩百年的時間。
現在東西兩邊分屬葡萄牙和荷蘭。但鬥爭並沒結束,只是打累了,暫時停戰罷了。
等緩過氣來,雙方還得鬥下去!
所以從現實考慮,大明內閣決定,先幫助弱小的葡萄牙,共同對付荷蘭。
但就在不久前,張嘯和劉衛國得知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因此有了新的想法。
原來荷蘭因貿易爭端,突然對葡萄牙不宣而戰了。到目前為止,整個帝力港都被封鎖。各國商船,也都被扣押。有見勢不對的商船,立即掉頭就跑。
這才使得訊息一傳十,十傳百,最終傳到了大明的本土艦隊。
至於開戰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個,就是人口。
因為受淘金潮的影響,南洋的人口大規模向大明遷徙。其中帝汶島距離大明最近,受到的衝擊也最為明顯。
在最開始的一個月,古邦、帝力等重要港口,幾乎每天都走了千把人。不但普通百姓跑了,就連那些督·警也脫了身上的皮,樂呵呵的坐船去大明發財了。
雖然後來葡萄牙和荷蘭都採取了嚴厲的限制措施,致使移民規模大減,但依然堵不住人口外逃的口子。
而且由於正規移民通道受限,所以偷·渡、走·私等地下交易大為興起。
再加上帝汶島四面環海,隨便找條船,都能前往大明。因此任葡萄牙和荷蘭想盡辦法,也堵不住人口外流。
當然,荷蘭和葡萄牙也想著找大明的麻煩。但大明與蘭芳國的那場海戰,讓他們忌·憚不已。
況且荷蘭和葡萄牙之間也是敵對關係,害怕對方在背後捅刀子,便只好偃旗息鼓。
既然不能一致對外,雙方又開始窩裡鬥了起來。
之前讓他們頭疼不已的人口問題,現在也成了他們的鬥爭手段。於是雙方同時宣佈,在自己的管轄區內,對方屬民可以自由遷徙。
因為他們都看到了人口的作用,便想借此,削弱對方。儘管這樣一來,反而加劇了帝汶島的人口外流。
但為了達到目的,他們也都咬牙堅持著,盼著對方先一步垮臺。
在這場對決中,荷蘭的人口外流最為嚴重。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正陷入財政困難,所以就加大力度壓榨當地屬民。致使很多人都不堪忍受,逃往葡萄牙的東帝汶。
一進一出,使得葡萄牙的人口外流得到緩解。
第二嘛,則是商業利益。
荷蘭東印度公司想錢想瘋了,在古邦港口,對過往商船徵收重稅,使得很多前往大明的商船,都選擇停靠葡萄牙的帝力。
以致古邦那邊的商業貿易,一天不如一天。就連很多荷蘭人的商船,也都跑到帝力停靠。
那場面,簡直達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
此消彼長,帝力港天天生意興隆,商船雲集,賺得盆盤滿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