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朱元璋號(第1/2頁)
章節報錯
1792年二月二十日,大明共和國,明京市海防區,軍港碼頭。
如今明京市有三個片區,分別是希望區、海防區、臨北區。
其中臨北區的面積最大,但人口也最少,大致範圍在臨近北方省的東南地帶。
而希望區的土地面積排在第二,但發展得早,人口也最多,最為繁華。
至於海防區,則是北部邊角一帶,包括臨近的小島,面積最小,不足希望區的十分之一。
不過這裡是軍事區,像兵工廠、造船廠等重要的軍工機構,全都設在這裡。平時除了工作人員的親屬,其它人都不允許住在裡面。
在邊緣地帶,還拉起了鐵絲網。無論白天黑夜,都有士兵巡邏,防範極嚴。
因此在明京市,海防區也成了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禁·忌之語。除非特殊原因,否則沒人敢靠近那裡。
而此時,海防區的軍用碼頭上卻擠滿了黑壓壓的人。
其中有共和國總統、大部分內閣成員,以及一些技術人員。他們全都翹首以盼著,像是在等待什麼,安靜極了。
直到一聲汽笛聲響起,百米外的船廠鐵閘,緩緩向上拉開。一艘純白的大鐵船慢慢駛進眾人的視線。
這就是大明第一艘鋼鐵艦艇,排水量489噸。配有最先進的火炮,三個蒸汽機輪。採用的鋼材也都是由大明威鋼公司製造,在質量上,絕對屬於世界前列。
在命名上,大明按照明朝皇帝的順序,將這艘艦艇劃定為‘明德祖’級,單稱朱元璋號。這也是為了體現大明的正統性,讓華人更有歸屬感。
本來明德祖級艦艇要年底才能建造完成,但在‘光明使者’計劃啟動後。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大明便讓造船廠加快進度。
於是造船廠就採用了後世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停人不停工,加班加點,終於使工期縮短了大半年。
和被改裝的希望號相比,朱元璋號是一艘名副其實的鋼鐵鉅艦。性·能上,雖比不上後世的艦艇。但在這個時代,它稱世界第二,沒哪艘船敢稱世界第一。
像英國1788年服役的勝利號,號稱世界最強。但船身是由橡樹打造的,動力還得靠風吹。在朱元璋號面前,連提鞋都不配。
當然,海戰是群體性戰爭。即使朱元璋號再強,也不可能單挑一支船隊。所以造船廠中,還有十餘艘大型商船正在加緊改造。雖然比不上明德祖號,但比希望號要強上許多。
另外還有兩艘明德祖級艦艇開工了,等建造完成,無疑使大明的海軍實力更上一層樓。
這讓大明面對西方國家的威脅時,更有底氣了。
因此楊崇看著停靠在眼前的鋼鐵鉅艦,臉上都笑開了花。拍了拍工業部長穆淳的肩膀,朗笑道:“穆部長,還不帶我們上去瞧瞧?”。
穆淳笑了幾聲,立時做了個請的姿勢,帶著眾人上了艦艇。
因是趕工期的原因,船上還籠罩著一股子濃濃的油漆味。和腥·熱的海風混合起來,讓人微微有些不適,但沒人願意下船。
畢竟這是大明第一艘艦艇!每個人都想好好瞧瞧,真實的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