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稍稍研究一下蘭芳國的歷史,就能窺出蘭芳國如此行事的用意。

在最初,蘭芳不過是婆羅洲上的一個華人礦產公司。

因為島上來自其他地方的華人公司多如牛毛,所以蘭芳身在其中,非常普通,又不顯眼。但在一次反對蘇丹的叛亂中,蘭芳國的重要人物羅芳伯抓住機會,積極幫助蘇丹平定叛亂。

也正因此,蘭芳公司開始蘇丹交好,慢慢坐大。

在這期間,蘭芳公司不斷打擊異己,逐漸控制住了婆羅洲的西邊,將礦產都收入己下。很多華人公司也跟著紛紛破產,被蘭芳趕出婆羅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因為蘭芳公司的組成人員,大多都是來自一個地方的潮州客家人,所以比較排外。直到1776年,蘭芳公司在羅芳伯的帶領下,在婆羅洲,也就是加里曼丹島宣佈建國,定都東萬津。

於是人力缺陷立即體現出來,蘭芳也一改先前排外的做法,廣招南洋各地的華人,移民婆羅洲。

儘管這是一個共和制的國家,看起來也非常先進民·主。但受這個時代的侷限以及中·國封·建思想的影響,在蘭芳國的中上層,幾乎清一色的潮州人。

其它地方的華人,只能老老實實的當個順民,永遠也不可能參與到國家大事中來。

但放在整個時代,蘭芳國的制度依然是非常進步和優秀的。

當然,這不能和大明共和國相比!

畢竟大明的建國者是一群現代人,眼界比這個時代要超前兩百多年,還熟知歷史。這就是bug,一個強大的作·弊器。

蘭芳國在大明面前,只能是小兒科了。

那麼,蘭芳國為何要讓海盜攻擊大明的船呢?

說到底,又回到了問題的本源利益!

因為蘭芳和大明一樣,都缺人口。畢竟它從成立到現在,也就四五年,第一代蘭芳人都還在蹣跚學步。在盡是異·族的婆羅洲,華人的數量顯得太過稀少了,這讓以華人為主體的蘭芳國如何心安。

而清朝對人口控制極嚴,又實行海禁,片板不可下海,這使得一時從清朝獲得人口補充,成了奢望。

於是,蘭芳國只能將目光轉移到了南洋的華人身上。

雖說整個南洋的華人有幾十萬人,但放在地域廣大的南洋諸島,又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所以聽說大明也是華人國家,並且距離南洋也不遠,還富產金礦,光邀各地移民的事情後,蘭芳國高層本能的感覺到了威脅。

並且據說去大明挖到的金子,按三七分成。也就是大明七成,當時人三成。這可比蘭芳的都歸國有,只拿微薄的死·工資要好上太多。

於是大明的船每到一地,那個地方就千帆出海,萬船爭渡,颳起了一陣規模龐大的移民潮。

都說人對金子的渴望是超乎想象的,所以不管大明說得是不是真的,稍微有點雄心、對現狀不滿的人都爭著搶著去大明。

生怕去晚了,金子都被人給挖沒了,

於是蘭芳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要是大明和荷蘭、西班牙等西方國家一樣,排斥華人,他們還不怎麼牴觸。但大明所有人都收,且名字還叫大明。這在一些心念大明王朝,重建漢人江山的華人眼裡,更是多了幾分號召力。

這樣的大明共和國,怎能不讓蘭芳高層忌憚!

畢竟南洋的華人只有那麼多,走一個,就少一個!這對蘭芳國,是一種變相的削弱。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