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世界,美洲已成了歐洲人的後花園。南洋,也遍佈歐洲人的觸手。遠的不說,就說東帝汶。這塊和我們隔海相望的島嶼,現在也被納入荷蘭與葡萄牙的勢力範圍。

雖說按照歷史的發展,達爾文這個地方,是1839年才被英國人發現。但我們既然來了,歷史的軌跡很可能會發生偏轉。比如荷蘭人的那艘船,不就早來了半個世紀麼?

所以我們為何不提前走出去,為何非要等著外界發現。恐怕到時候,外界帶來的不是友好,而是火槍與大炮。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人口危機仍沒有解決!儘管我們吸納了四萬多的土著,但這些土著人的文化水平極低。除了做苦力,根本就不堪大用!

要知道,現在工業革命已經展開了。就靠我們這些從現代來的三千人,怎麼發展完備的工業體系?就算培養這些土著,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何況,我們也沒那個時間。因為現在的世界霸主英國,絕不會默默允許我們發展!畢竟他們就生活在我們的東邊,就和我們生活在一片土地。

儘管他們現在還沒發現我們,但隨著我們文明旅的持續擴張,被發現也是早晚的事。

到時候,不想起衝突也得起衝突了。畢竟中國有句老話,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更別說是世界霸主的英國了!

所以我才開展這個黃金計劃!因為只有它,才能在最短時間,為我們大明國吸引到足夠的人口。雖然來的很可能都是社會底層的人,但也會有例外。比如造船、冶鐵等各方面的匠人。只要他們來了,我們就必然會將他們留在大明國,為大明國所用。

這樣一來,我們大明國的工業實力才會獲得突飛猛進的增長。

並且,這些人來自世界各地,相互間的關係也很複雜。我們只要將他們分散安置,就不怕他們危害大明。

在起初,來的肯定都是南洋各地的人,因為這裡距我們最近。要知道,南洋可是有好幾十萬的華人。你說他們聽到這個訊息,能不心動嗎?

這可是送上門的人口啊?比我們費盡心力的招攬不是有用多了嗎?

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那些淘金者開發其它礦產,成為我們的免費勞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挖到黃金,澳洲也不是隻有金礦。只要我們合理利用,這些人口,就是促進我們大明國發展的動力。

再者,我們還可以儘量將那些除華人以外的人,安置到未控制的土著地盤,讓他們替我們去和土著爭,替我們開拓土地。如果利用得當的話,我們還可以越過大分水嶺,讓他們進入英國的地盤,和英國人爭。

畢竟那裡的英國人那麼少,軍事實力也不強。我們可以趁此將他們趕下海。

反正他們也不是大明人,出了事,也和我們沒關係。如果成功了,還對我們有利。而且死的也不是自己人,又不心疼,何樂而不為呢?

雖說這樣做,必然引發無可避免的風險。甚至引起西方國家對大明國的戰爭。但和充足的人口比起來,這些風險又算得了什麼?畢竟人口問題是一條勒在我們大明國脖子上的枷鎖,只要不解決,大明國的發展就始終受限。

這樣發展下去,我們超越英國的時間就會被拉長。這對我們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並且戰爭也沒想象中的可怕。因為不管什麼時候,打戰都是會花錢的。所以那些覬覦黃金的國家不會輕易大動干戈。

按照套路,只會先派出一兩艘船,對我們進行威懾。就像後世美國炮轟江戶,逼迫日本幕府通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