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攀談了一小會兒,風帆船就穩穩的停在濟州島。

本來豐紳殷德以為,濟州島會是一個荒蠻、落後的海外荒島。也是這時代的海盜窩,大多選在地形隱蔽的荒島。所以有這樣的固定印象,也合情合理。

但當船隻靠岸後,他才發現島上屋舍儼然。各式商行,鱗次櫛比。並且地面,也都用煤渣平整過。

走起來,十分的寬闊、平坦。一些有別於清國的新式馬車,也自由的在道上通行。

再聽著不絕於耳的漢話,讓他以為自己還在清國。

不過仔細去聽,還是會發現,這些人講的漢話,與清國的音調不同。這是由於大明在全國各地,都推行聲調統一的漢話。所以各個移民,也都以大明官方漢話為準。

雖然濟州島還沒納入大明的統治,但金煞海盜團,卻是從屬於大明的。因此濟州島上,也推行大明的官方漢話。

除此以外,島上的招牌,都是簡體漢字。繁體漢文,則十分難見。這和清國,有很大的區別。另外就是男女之間,都共行於市。以清國的禮儀標準,這就是野蠻粗俗。

所以這一點,讓豐紳殷德看得十分不喜。

不過這是大明的風氣使然,他也沒資格在這裡評頭論足。但他心裡暗道:“海盜就是海盜!即使會做生意,也依然不講禮儀。”。

也不知這話裡面,透著多少酸意。

鄭一觀察著豐紳殷德的臉色變化,愉悅道:“天爵兄!這就是濟州島了。粗·俗之地,還請天爵兄海涵。”。

只是嘴上說粗俗,但那一臉的傲氣,就證明他心裡並不這樣認為。

也是島上的改變,確實是鄭一的功勞。

畢竟在這之前,島上基本是不事生產。就是有少量的耕地,也都是朝鮮奴·隸和日本奴·隸在幫著耕種。其它的,雖田地有主,但沒人花心思種植。

所以放眼望去,全是齊腰深的荒草。

到底王春風等人,都是浪跡海上的資·深海盜頭子。從來東西吃完了,都搶別人的。根本沒想過,自己生產。所以佔著濟州島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土裡,任其荒廢。

使得整座島,都荒涼得很。

後來鄭一從明京回來,眼界也開闊了不少。就主動向王春風建議,改變濟州島的風氣。

首先是那些被抓來的朝鮮奴·隸和日本奴·隸。他們共計有兩萬多人!平時擔任著金煞海盜團中高層的奴·僕、島上的苦力。吃得是最差的,過得是最苦的。

以致島上經常發生,奴·隸逃跑的事情。

這對島上的安定,是十分不利的。所以鄭一提出,將他們的身份變成合法的契約工。也就是和金煞海盜團簽訂合同,為其勞動。

並制定出兩種方案。

第一個是終身契約工。也就是直到死,都要為金煞海盜團做事。不過好處就是,每月會領到一定的薪水、報酬。如果表現得好,婚配、吃住、養老,也都由金煞海盜團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