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安排(二)返回(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然,為避免影響到大明的籌糧計劃。下手時,就必須有所篩選。並且也不能一直在這些海島附近盤桓,以免他國海商,都不敢將糧食運進大明。
那籌糧計劃,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最終的劫掠範圍,就放在奧斯曼土耳其境內的阿拉伯半島、波斯沿海、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兩河流域、阿富汗的俾路支地區。
這些地方,和大明沒有直接聯絡。官方的交往,也基本沒有過。因此動起手來,完全不用顧忌。
其中俾路支地區,在西方勢力勢力未涉足阿富汗之前,是屬於阿富汗的。後來為了通商和控制阿拉伯海的需要,西方國家讓阿富汗將其割讓了出來。使得後來,阿富汗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內陸國。
如今西方國家還沒有大規模進入這裡,所以俾路支,還屬於阿富汗。和其它地區相比,俾路支的自然環境,相對優渥。除了北部沙漠地區,自然條件比較惡劣外。其它地方,都是很好的農作區。並且藉著聯通波斯、阿富汗和莫臥爾的便利,這裡也成為了傳統的商業貿易樞紐。
因此在這裡劫掠,也能收穫頗豐。
與其相鄰的信德地區,也是一塊大肥肉。
自被波斯、阿富汗軍隊,連續劫掠後,這裡的統治者,就經常更改變幻。因此未來勢力的介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不過戰亂雖頻繁,但這裡有著印度河的澆灌,是傳統的農作區。
耕種歷史,也有上千年之久。
很多底層百姓,就寧願忍受戰亂的影響,也堅持在這裡種地種糧。論起油水來,比左邊的俾路支還要多。
所以大明的南洋艦隊和金煞海盜團,都能在這裡大有作為。
夾在紅海與波斯灣之間的阿拉伯半島,則由於當下還沒有進入油氣時代,所以石油的價值,也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儘管大明,已經開始挖掘油田。但受限於當前的科技條件,對石油的利用率,也不算高。
以致阿拉伯半島,現在還是一個滿是沙子的荒·僻貧·窮之地。但沿海的葉門地區,得益於降水的原因,成了重要的糧食生產地。大明去搶,還是能撈到一點好處。
當然,這裡面,還有南峰另一層考慮。
就是盡力在當地破壞,將原住民,大力往北部趕。讓阿拉伯半島的原有社會秩序,遭到毀滅性打擊。
畢竟這裡是未來最大的油氣儲藏地,為了後人著想,大明也要盡力拿下這裡。
但是這裡的宗教環境,太根深蒂固了。想要同化,就非常難。所以只有將原有的社會環境毀去,將原來的族群趕走,將一切宗教聖地燒成廢墟,才能構建一個,屬於大明的新阿拉伯半島。
為了達到目的,他將讓死·士部隊,接受這個任務。
在大明,若問哪個部隊最兇殘,毫無疑問,就是日本的死·士部隊。他們原本都是日本民間最落·魄的武士,被送到大明後。經過嚴酷的訓練,已脫胎換骨。
戰鬥力,都能和大明正規部隊比肩。
當然,這是指體力上。若再算上裝備,自然不是正規部隊的對手。
到了戰場上,這些訓練過的死·士部隊,就像拆遷隊一樣,所到之處,盡是斷壁殘垣。並且不管是男人、女人還是小孩,到了他們手上,都是一個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