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平日裡,劉易斯比較注重花邊新聞。但這並不代表著,就不關注國家大事。像他的家裡,就按季度訂閱了《大明日報》的報紙。

畢竟國家的實時政令,很多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像他這樣的生意人,自然要實時掌握。以免漏了什麼,錯失良機或觸犯宣傳司的眉頭。

曾經在明京銷量第三的報紙《南華早報》,就因刊登了違反大明政令的文章,遭到取締和封禁。使得現在,徹底消失無蹤了。

為了讓報社界,記住這個教訓。宣傳司還將其作為反面典型,讓各大報社觀摩學習。因此報社界,也都引以為鑑。

抱著這樣的心思,劉易斯看著裁撤的相關解釋。

根據上面的說法,為了促進南洋地區的發展,維護當地的長治久安。內閣決定,將原南洋海外領的行政體制,完全裁撤。下屬的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婆羅洲、呂宋島、棉蘭老島、蘇拉威西島、錫蘭島等軍鎮,合併改為十省。

分別是北馬鎮升級成的北馬省、南馬鎮升級成的南馬省、蘇門答臘島各鎮合併成的蘇門答臘省、東婆羅鎮升級成的東婆羅省、西婆羅鎮升級成的西婆羅省、呂宋鎮與米沙鄢鎮和巴拉望鎮合併而成的呂宋省、棉蘭鎮升級成的棉蘭省、交趾鎮升級成的交趾省、蘇拉威西鎮升級成的蘇拉威西省、錫蘭鎮升級成的錫蘭省。

嘉定、仰光、孟買等租借市,則保持原有的行政體制不變。

這麼一來,之前對軍鎮所作出的政策限制,就基本取消。居住在那裡的百姓,也要聽從大明移民司的指示,進行重新安置。不能排除,會對原住民進行遷移。

對於滯留在交趾省的清國移民,也會按比例,分流到新建的十省份。這是考慮到距離和資源的因素,作出的就近安排。

到底這十省份,地廣人稀。環境承載力,也相對較大。再加上大明也需要對當地土著,進行稀釋、同化。所以這次移民安排,就摒棄了先前優先遷入大明本土的原則。

這樣的話,也節約時間,加快大清移民的安置。

看到這,劉易斯的心思,也活了起來。因為以往,南洋海外領是軍管區。所以各方面,都採取軍事高壓態勢。一切不利於當地穩定的私人或商業行為,都遭到禁止。

使得在這之前,南洋海外領的很多地方,都禁止外人涉足。

只有新山、坤甸、亞齊、馬尼拉等少數沿海大城市,才准許商人活動。大明本土的報社業,也僅有《大明日報》,准許在南洋發行。

所以總體上,南洋海外領,是相對封閉、保守的。

如今撤領建省,這些地方的商業政策,也會和大明趨同。一些禁止的商業活動,也會得到准許。比如他的報社,就有向這十省份擴張的可能性。

也是明京這塊地兒的報社太多了,行業內的競爭力,著實大。其它本土省份,又本著先來後到的原則,早被大型報社瓜分了市場。使得他不得不,在明京這塊地兒艱難求存。

即使他另闢蹊徑,其它報社,也很快借鑑過來。所以為了保持優勢,他經常絞盡腦汁的想新點子。

現在有機會去別的地方發展,他的壓力,也會減小不少。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