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你們聽好了,我來給你們說說哈。這十八怪呢有這樣一個順口溜:

第一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

老鄉們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篾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第二怪

摘下斗笠當鍋蓋

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第三怪

三隻蚊子一盤菜

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故誇張說3個蚊子一盤菜。

其實我們不吃蚊子的。

第四怪

火筒能當水菸袋

當地人抽菸所用的菸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餌塊

雲南產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第六怪

揹著娃娃談戀愛

少數民族期盼人丁,成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第七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

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豔麗,絢麗多彩。

第八怪

螞蚱能做下酒菜

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餚,化昆蟲為美味,所以昆蟲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

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姑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