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獻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爺,要我說您也別跟這幫刁民講什麼仁義道德了。您沒聽人說嗎,‘慈不掌兵,義不理財’。所以,咱們要想成大事,就不要在乎死了幾個百姓嘛。您看看梁王,他一路風風火火,所到之處無不夷為平地,那才叫一個一馬平川呢。”婆盧火提議道。
宗翰笑道:“慈不掌兵。這話你是從哪裡聽來的?”
婆盧火結巴了一下說道:“老話不都這麼說嗎。”
宗翰冷哼一聲反駁道:“老話要是這麼個意思,那人就早都互相殺得死絕了。穀神,你告訴婆盧火,這話當什麼講。”
希尹對婆盧火解釋道:“這裡的‘義’指的是小圈子義氣,也就是兄弟義氣,說的是小義;而‘仁’也是指婦人之仁。它並不是說只有不仁不義的人才能忝居高位。而是說格局太小的人是沒法做大事的。”
婆盧火這才明白過來,他點頭受教道:“原來如此,我還以為聖人們是讓人去做心狠手辣的人呢。”
宗翰也趁機教育婆盧火道:“別整天就知道砍砍殺殺的,腦子不夠用的人就得多讀書。”
婆盧火被宗翰教訓得說不出話來,只好乾笑兩聲退到一邊。
宗翰問眾將官道:“現在謠言四起,我們舉步維艱。該怎麼辦?大家都說說吧。”
“王爺,我倒是覺得咱們也不是沒有希望。如果中原百姓人人都恨金軍,都起來反抗的話,我們應該是寸步難行才對。可現在還只是舉步維艱。”希尹分析道。
宗翰點頭道:“似乎還真是這樣,大人請說仔細些。”
希尹說道:“如今趙構棄了河南、山東一路南逃。中原的部分百姓都不服張邦昌的大楚,一心想著復國。其實,我倒是也能理解他們的心情,畢竟誰看了國破山河在的一幕心裡都不好受。”
“所以他們就都造反有理了?”婆盧火問道。
宗翰答道:“那當然。要是有人佔了你的家,你怎麼辦?”
婆盧火瞪著眼睛說道:“當然是和他們拼命了!”
宗翰笑道:“許你拼命就許人家造反呀。”
婆盧火不服氣,他爭辯道:“可咱們是正朔呀!是正經的奉天承運。”
希尹笑道:“那是你的想法。人家中原百姓可不這麼想。說白了,咱大金的朝廷在中原百姓的心中還只是個名義上的朝廷,並沒有深得民心。一個朝廷的根基如果不在百姓心裡,那這個朝廷就算不得是真正的朝廷。”
婆盧火沒了轍,他反問希尹道:“那咋整啊?你說咋整啊?”
希尹說道:“王爺、諸位將軍,這些天我也摸清了敵人的底細。他們當中的一夥人是真正的忠君為民的忠義之士。從這點來看,我們和他們是一樣的,因為我們這次南下也是為了消滅把天下攪擾得刀兵四起的小朝廷一夥的。而另一夥就是那些幻想著時勢造英雄的別有用心的人了。他們打著胡漢之分、華夷之別的口號離間北方各地、各族的兄弟情義。他們把王朝的更迭和對人種的偏見劃在了一起。這幫刁民才真正不是什麼好鳥!他們整日操練兵馬,不事生產。那麼,他們的口糧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還用我來報告給大家嗎?再者,還有些人因為戰亂失了生計上山做了強盜。強盜們搶的不還就是老百姓的東西嗎?王爺可曾看到我們這一路走來有遇見過各個山頭的人馬嗎?什麼‘替天行道’,山賊們說得好聽。其實還不都是冠冕堂皇的打家劫舍嗎?”
宗翰點頭道:“沒錯!安撫百姓最好的辦法就是替他們除了那些讓他們不痛快的人。你剛才說的那些人最是可恨。他們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認為只有漢人居住的地方才叫中華,契丹人、女真人、党項人都不是中國人。按照他們的理論,像咱們東北這樣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就都不是中國的領地了。這些心胸狹窄的人才是碎屍中國的兇手。對這些鳥人,我們必須嚴懲不貸!唉,雖然中原的百姓還不認可我們,但趙構已經放棄他們了,所以只有我們才最有資格以王師的身份平息動盪、還百姓們一片清平世界。”
如鹽也附和道:“王爺英明。這一路走來,奴才也看見不少百姓流離失所,家裡的財物妻小都被山賊草寇劫掠一空。既然王爺也把中原百姓看做大金子民,那咱們可不能去搶百姓們所剩無幾的居家物什了。否則……”
見如鹽不再往下說,宗翰笑道:“否則咱們又和那些賊寇有什麼分別?”
“我們若是去搶,說不定還會給賊寇們留下說咱們壞話的口實,挑撥朝廷和百姓的關係。這樣一來,對咱們將來治理中原可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啊。”如鹽補充道。
婆盧火不以為然道:“難道我們的糧草是吃不完用不盡的嗎?有一天沒的吃了,我看你還在那兒起高調。”
“將軍切莫惱怒,如鹽兄弟既然敢提了個話頭,那他就必然有解決的法子。咱們不妨讓他把話說完。”希尹笑道。
如鹽笑道:“依奴才愚見,既然百姓被山賊搶了,咱們就應該去搶山賊的。這樣既替朝廷剿滅了賊寇,又不負百姓所望。名利雙收,豈不兩全其美。我們的軍糧可以從各個州縣的官倉徵集,不用去搶百姓的嘛。”